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369


2024年1月
凝聚武大校友力量 助推武汉全面复兴
在第二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武汉大学专场的讲话
(2017年8月26日)
尊敬的韩进书记、窦贤康校长,尊敬的信思金、何光彩、栾永玉书记,尊敬的倪红卫、彭育园、梁茜、蔡红生、钱建囯、李卫东校长,尊敬的各位校友、各位嘉宾,媒体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今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界武大校友齐聚江城,群英荟萃,少长咸集,旨在“凝聚武大校友力量,助推武汉全面复兴”。我们倍感荣幸、深受鼓舞。我谨代表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校友表示诚挚的欢迎!
武汉大学是享誉海内外的百年名校。自1893年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算起,武汉大学跨越三个世纪的光辉历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武汉大学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精神,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与社会进步同向而行,闪耀着人文光芒,彰显着科学智慧,培育造就了一大批思想大家、治国俊杰、学术泰斗、创业精英,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武汉大学与武汉命运相连、休戚与共。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及其一批教授学者为武汉发展出谋划策、献智出力,如武大提出的“两通起飞”、“长江文明”等战略建议,影响了武汉30多年的发展。武汉大学一批院士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培育了百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使武汉地球空间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居于全国甚至国际领先地位,为武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武汉大学每年培养输送3000多名高素质人才,为武汉复兴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和智力支持。武汉大学已成为武汉这座城市的一张闪亮金名片。
武大校友是武汉这方水土哺育的精华。许多武大校友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和领军人物。你们的不懈奋斗、精彩展现和卓越成就,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母校、为武汉争了光、添了彩。武大校友不仅是母校的希望和骄傲,也是武汉的希望和骄傲!今年3月,市委提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以来,武汉大学韩进书记、窦贤康校长高度重视,亲自推介武汉,号召广大校友资智回归武汉。“珞珈商帮”校友企业家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不仅自己带头回汉投资兴业,而且专程奔赴国内外各城市宣讲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与校友企业家商谈,力邀校友回汉,集结超千亿投资,推动众多校友资智回汉项目落户武汉。更多资料+微信:
在此,我再次代表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对武汉大学这所百年名校致以崇高敬意!对武汉大学及广大校友多年来真切关心、鼎力支持武汉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传承光荣的文化名城,是一座优势明显、基础扎实的潜力之城,是一座充满活力、热潮涌动的逐梦之城,是一座蓝图宏伟、蓄势腾飞的希望之城。我以激动的心情向各位校友、嘉宾介绍今天和未来的武汉。
一、国家战略聚焦的武汉,正致力于开启复兴大武汉的新征程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时要求我们,加快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囯前列,并提出“四个着力”要求,着力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总书记对湖北武汉的殷殷嘱托,为湖北武汉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年来,40多项重大囯家战略和改革试点在武汉聚焦落地,特别是囯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武汉等中心城市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囯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囯家重大改革发展任务落户武汉。国家对武汉寄予厚望,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按照X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武汉市第十三次X代会描绘了武汉未来发展的蓝图,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
——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要把武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创意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产业能级迈上中高端,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城市功能品质加速提升,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中的核心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更多资料+ 微信:
——建设国际化大武汉。要把武汉打造成为联通世界、联接“一带一路”、联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城市和国际交往中心。囯际通达能力大幅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营商环境、生活环境与囯际先进城市接轨,国际性组织和活动较为集聚,囯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
——建设生态化大武汉。要把武汉打造成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国际知名宜居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全而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发展,滨江滨湖生态特色彰显,江河湖泊水质全面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努力实现天人和谐。
二、山水形胜的武汉,正致力于打造世界有影响力的亮点城市
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大开大合的城市地理人文格局世界少有。江汉朝宗、龟蛇对望,是武汉乃至整个长江最为形胜之处。中央要求我们:在长江流域,武汉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在中部地区,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国,武汉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我们还要求自己:在全球,武汉要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城市。目前,我们正致力做足做好“长江”这篇大文章,以长江为城市空间主轴和时间主轴,串起伟大的城市梦想——努力打造“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
——畅想“历史之城”。以长江、汉江交汇的南岸嘴为原点,以长江武汉段为蓝轴、龟蛇绵延山系为绿轴,以三公里为半径,以龟山、蛇山、琴台、武昌古城、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汉阳归元片区、月湖片区等为主体,覆盖两江四岸二十余平方公里的区域,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其中,南岸嘴核心区拟规划建设长江文明馆,举办大河对话、长江文明论坛,布局长江演艺中心;依托龟山、蛇山、黄鹤楼、长江大桥等自然人文景观,沿长江两岸,拟布局诗人之路、英雄之路、商贸之路、音乐之路,打造溯古颂今的历史人文之路,传承弘扬武汉水生态文化、商贸文化、工业文化、科教文化,努力将武汉塑造成为世界大河历史文化名城。
——优化“当代之城”。核心是优化武汉长江主轴及近岸空间发展。在世界大河名城中,两岸均衡发展的特大城市世界少有,以大河为主轴的城市史是少见。武汉,长江穿城而过,从东南角向西北角是一条直线,刚好是城市对称轴,且宽度适宜、南北两岸发展均衡,这是武汉宝贵的禀赋传承。我们提出把长江武汉段作为城市文明景观中轴来打造,围绕交通轴、经济轴、生态轴、景观轴、文化轴“五轴一体”,变“长江天堑”为“城市靓丽画轴”,引领武汉大都市由“组团结构”向“中轴结构”发展、向“长江时代”跨越,形成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交通轴。沿长江两岸,分别打造左岸大道、右岸大道,让一环至外环快速衔接,同时沿两岸分别构筑复合交通走廊,增加长江绿道,让两岸交通可达性更强,形成兼具交通、观景、游憩综合功能的世界级滨水景观大道。近期,我们将启动左、右岸大道示范段建设,确保在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召开前建成。
经济轴。沿着长江主轴,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汇集最优质资源,承担全球性城市功能,让四大发展片区、五大商务功能区在这里衔接串联,打造高端服务业集群。
生态轴。开展滨水岸线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推进“四水共治”和海绵城市建设,让长江沿线生态、重要景观廊道焕发生机,让两岸江滩公园更美更靓,让长江主轴成为江城辉映的生态文明共享体验区。今后将在长江江滩绵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