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518


2024年1月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
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6年8月5日)
刚才,省委书记夏宝龙代表省委、省政府围绕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了讲话。讲话全面剖析了我省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补齐短板、加强创新的指导思想、重大方针和工作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夏宝龙同志讲话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必须坚持人才为本,以更大的政策力度集聚人才、激励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
补齐科技创新短板,首先要补齐人才短板。近年来,我们在引进人才、集聚人才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超过385万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超过1万人,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人才基础。但也要看到,我省的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相比差距还很大。为此,我们要制定实施更加开放、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使浙江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一是制定实施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进一步加大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千人计划”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实施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力争到2020年高层次人才数量达到2万人以上。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钱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的,不受工资总额、岗位总量、岗位等级、结构比例限制;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相关费用可在所得税前扣除。
二是支持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等省域中心城市和各市县大规模集聚科技人才。按照“都市区人才总量超过100万”的要求,到2020年,杭州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要超过150万,宁波要达到100万,温州、金华—义乌要达到60万,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要力争达到50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