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512


2024年1月
坚决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 让高水平全面小康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8月15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扶贫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谋划部署新阶段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坚决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让高水平全面小康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举全X全国全社会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坚决落实中央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创新精准脱贫方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率全国之先消除绝对贫困,走出了一条富有浙江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成为全国省区农民收入最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区域发展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2015年,全省家庭年人均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得到全面消除,兑现了不把绝对贫困带入“十三五”的庄严承诺。2017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75元,实际增幅13.6%,全面完成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这些年,我们之所以能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一批又一批低收入农户脱贫,归根结底在于有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一以贯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找对符合浙江实情的脱贫路径,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全面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谋好浙江脱贫攻坚新篇,苦干实干拼命干,不断巩固提升扶贫开发走在前列的地位。更多资料+ 微信:
第一,从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成果惠及全省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和底线目标,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局的新高度,是习近平扶贫思想中的一个重大观点,也是X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不能把贫困村、贫困人口带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强调“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乡镇也不能掉队”。X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近,又作出“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的重要指示。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我们要深刻领会、自觉践行,认真落实到我省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中,全面融入带领低收入百姓奔小康的各项工作中。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困难群众了。刚刚脱贫的这些群众生活依然较为困难,自我发展基础较弱,因病致贫、因灾返贫时有发生,目前尚有878个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还有淳安等26县仍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明显短板。这些群众、村集体和县(市、区)离全省平均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更谈不上与富裕地区相比较。我们不能让平均数掩盖了许多人的低收入状况,千万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省第十四次X代会明确提出了“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要体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上,更要体现在我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在全国前列上,体现在我省全面小康成果实现区域、群体的全覆盖上。如果集体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百姓不能加快拔掉“穷根”、走上致富之路,那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成色就要大打折扣。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引,按照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成果惠及全省人民的最严要求和最高标准,不漏一村、不落一人,扎扎实实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好,为第二个高水平阶段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更多资料 +微信:
第二,准确把握我省扶贫开发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明确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要求。扶贫工作没有完成时,任何事物发展都遵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扶贫开发工作同样也是从一个阶段向更高阶段不断推进的。随着家庭年人均收入4600元以下现象的消除,随着淳安等26县逐步形成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的发展新格局,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已从消除绝对贫困阶段,全面进入减缓相对贫困的新阶段,如何有效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努力朝着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成为我们扶贫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正是在全面分析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阶段、面临新问题的基础上,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