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632


2024年1月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扶贫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9年1月24日)
刚才,王忠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脱贫攻坚和“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了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及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精神,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市“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和“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整治、农村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实现巩固盘州、决战六枝的预期目标,六枝特区和盘州市贫困发生率均下降到2%以下,脱贫摘帽正待省评估验收;全市减少贫困人口10.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7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高质量发展可圈可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67元,增长9.9%;540吨“弥你红”红心猕猴桃远销俄罗斯、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发布全省第一个市级地方标准体系《六盘水市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刺梨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获批成为全省第一个林业和草原国家创新联盟;天刺力食品公司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实现我市中国专利奖零的突破;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获国家首批认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2个农业园区物联网示范点项目建设,全省大数据与农业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方位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和评审全面完成,《六盘水市村寨规划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市成为全省首个通过立法规范村庄规划制定、实施及管理的地级市;县城周边“村收镇运县处理”、乡镇周边“村收镇运片区处理”、边远乡村“就近就地生态环保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初步建立;改厨、改厕、改圈基本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农村“三变”改革影响再度提升,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连续三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文中的表述由2017年的“鼓励开展”、到2018年的“推动”、再到今年的“总结推广”,正焕发出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贻琴省长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三变’改革,激活了存量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促进了农村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对推动脱贫攻坚、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巩固X的执政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村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须臾不可放松。特别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三农”工作还有很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领会X中央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农村产业革命进行到底,巩固发展“三农”工作持续向好的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面,围绕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我讲五点意见。
第一,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是当前“三农”硬任务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整合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等资源,继续打好“四场硬仗”,掀起脱贫攻坚“2019春季攻势”,实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8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内的目标,在巩固好六枝、盘州脱贫摘帽成果的同时,集中力量攻坚水城脱贫摘帽,务求连战连胜、再战再捷。
六枝和盘州脱贫摘帽工作已经通过市级审查,并报省待评估。省级专项评估验收预计于3月初开展,目前剩下的时间不到40天,扣除春节放假,时间更为紧迫、任务更为繁重。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两个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六枝和盘州要用好最后冲刺的每一天,建立完善问题整改清单,实行挂牌整改、挂牌销号,把问题一个一个整改好,把风险隐患一个一个化解好,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做好迎检工作,确保实实在在、经得起检验。国家和省已经明确要加强返贫监测,组织“回头看”,对脱贫户进行再检查。对此,要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多措并举防止返贫和出现新的贫困。
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胡春华副总理指出,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两不愁三保障”,强调要坚持现有目标标准不动摇,坚决反对擅自拔高或降低目标标准,坚决反对急躁蛮干、消极拖延,坚决反对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水城和钟山北部五乡镇脱贫摘帽要“过关”,必须围绕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当前脱贫和持续增收的关系、全面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关系、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系,确保减少贫困人口4.5万人。目前,贫困地区“两不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难点是“三保障”问题。从对六枝、盘州的查核情况看,也是“三保障”问题较为突出、风险较大。水城和钟山要认真汲取六枝、盘州的经验和教训,精准落实“三保障”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确保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确保农村危房户应搬尽搬、应保尽保、应改尽改。另外,农村饮水安全也是查核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要按照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攻坚决战部署,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饮水安全大普查,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在6月底前,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发起猛攻,今明两年省级财政将分别安排每个深度贫困县专项资金1亿元,保持省深度贫困县60亿元扶贫再贷款限额,水城县和市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切实把省的资金对接好、争取好、使用好。按照“四个聚焦”要求,市里也正在制定支持水城县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并梳理一批集中支持水城脱贫攻坚的重大项目,各地各部门要树牢全市“一盘棋”的思想,齐心协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确保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贫困群众既是帮扶对象,更是脱贫攻坚的主体,脱贫攻坚越到后面,越要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论是巩固成果的六枝和盘州,还是攻坚“过关”的水城和钟山,都要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改进帮扶方式,减少简单发钱发物,激发他们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信心决心,坚决防止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甚至强迫命令,坚决防止“保姆式”扶贫,坚决防止政策“养懒汉”,绝不助长“不劳而获”等不良风气。
第二,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战略部署,去年我市完成陡坡地籽粒玉米调减146.21万亩,调减面积全部种植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极大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全市仍有玉米种植面积97.2万亩,按照省的安排,今年将再调减50万亩。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积极帮助农民算清结构调整的经济账,深入介绍坡地种植玉米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不折不扣兑现玉米调减补助,做通农民自觉自愿调减玉米的思想工作。
革命就是要有破有立。破了玉米种植,立什么?这就涉及到替代产业的选择问题。志刚书记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把优势品种进一步确定下来。品种不宜过多,但规模要扩大,着力解决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问题。”就我市来讲,猕猴桃和刺梨就是优势品种,必须一体聚焦、同向发力,把猕猴桃和刺梨打造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要加强田间管理。据省统计,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57.07万亩,其中以贵阳和我市种植面积最大;全省刺梨种植面积260.31万亩,以黔南州和我市为主。我市种植面积虽大,但亩产却较小,这既与我市盛挂果面积比重较小有关,也有后续管护不到位的原因。去年8月29日,我们组织市县主管部门、猕猴桃产销企业、种植大户代表,用一天的时间到水城、六枝调研猕猴桃产业发展,并连夜召开座谈会,在大家充分讨论和总结提炼的基础上,由市农委牵头细化形成了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的30条具体措施,包括提升果品质量、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提升销售服务能力、创新企业管理机制、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打造猕猴桃产业文化等方面。对这30条措施,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滚动完善,并抓好落实。特别是要通过组建技术服务小分队、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加强劳动力培训、编制技术服务手册、推广农业机械化等多种措施,提高技术水平和管护水平;从育苗、栽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包装等环节,全过程严格执行《六盘水市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提高亩产和优质果率。刺梨管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