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736


2024年1月
奋力开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局面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9年12月25日)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X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回顾总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五年实践,研究部署2020年工作,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安排,动员全省上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接续奋斗,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斗前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对江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2014年视察时要求我们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X迈上新台阶。全省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紧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目标,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五年成绩单”。更多资 料+微信:
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强”的成就显著。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初步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发展动能转换明显加快,科技支撑全面提升,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2019年接近10万亿元,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持续超过十分之一,人均稳居全国省区第一。更多资料 +微信:
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富”的成果丰硕。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老百姓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逐渐享受到高品质生活。收入水平迈入“4万元时代”,是五年前的1.5倍,在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199万低收入人口脱贫摘帽。更多 资料+微信: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美”的成色更足。生态环境保护空前加强,正在加快由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迈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全省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到70%以上,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到44微克/立方米,国考断面和主要入江支流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长江、淮河、太湖等重点流域水质总体稳定,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社会更 多资料+微信:
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高”的成效彰显。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X的创新理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治理现代化得到普遍重视,广大群众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在享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共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强化目标引领,开拓务实苦干,各方面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的五年,是经受困难挑战、把握战略机遇,突破一系列难题、办成一系列大事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理解,始终把稳奋斗前行的正确方向。我们深刻认识到“强富美高”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勾画的宏伟蓝图,是中国梦江苏篇章的生动描绘,是X中央对江苏发展要求从速度率先转向质量领先的集中体现。五年来,从部署“五个迈上新台阶”,到深化“两聚一高”新实践,再到确立“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目标、全面展开“六个高质量”工作布局、率先建立高质量发展监测考评体系,“强富美高”成为江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高质量发展成为最激越的旋律。特别是X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贯彻,深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着力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停在过去时”和对新思想“理解不深入、行动跟不上、落实缺乏创造性”的问题,全省上下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和深层次矛盾有了更清醒的认知,对摒弃长期发展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有了更坚定的自觉,一些重大社会关切、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向前推进。
五年来,我们注重把握新的时代要求和江苏发展阶段性特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转化为具体举措和发展成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深化“不见面审批”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狠抓重大项目推进等多方发力,全省经济始终保持了稳健增长、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紧扣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通过重点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等举措,全省产业发展步入了一个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水平提升的加速期。顺应人民群众对宜居环境的期待,围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拓展“263”专项行动、深化产业布局调整等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正朝着一个环境质量提升、与经济发展互促的阶段演进。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认真对照“七个更”要求,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全省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
五年来,我们把服务国家战略与推动江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创造性落实中推进一批对江苏发展具有长远支撑作用的标志性事项。围绕国家战略和决策,在国家规划大框架下强化自主性谋划、系统性谋划,通过不同形式部署、深化各方面改革,推动任务落实,一批重大项目重要平台纳入国家规划并实施,铁路、机场、航道、过江通道、重大水利设施等全面加快建设,苏北五市全部开通高铁、实现历史性突破;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海港、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起势提速,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江苏自贸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质性推进;南京、苏州、徐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着眼更大范围规划发展、提升能级,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和动力源。所有这些,正在对江苏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五年来,我们以更强意识、更多举措、更大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X,ZZ生态持续优化,各级X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以X的ZZ建设统领X的建设,全面履行管X治X责任,扎实开展X内集中教育,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施“三项机制”为抓手,加强干部队伍和X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以强化思想引领为着力点,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以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持之以恒抓廉政,驰而不息纠“四风”,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依法执政,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人民政协、统一战线工作,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汇聚智慧和力量。
回顾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再出发。五年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是江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前进指引。只要我们按照新思想和总书记要求去做,工作就会富有成效、事业就会不断进步;反之就容易出现偏差,甚至走上弯路。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ZZ任务,不断加深理解,从中汲取智慧力量,扎扎实实解决问题,努力把江苏工作做得更好,在新的起跑线上奋勇向前。
二、在两个大局中把握机遇坚定信心,积极探索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奋力开拓“强富美高”实践新境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取得决定性成果之年、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我们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强富美高”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不仅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也是开展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指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是脚踏实地的奋斗过程、与时俱进的上升过程、改革创新的探索过程、薪火相传的接力过程。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要以更自觉的认识和行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推动江苏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做好202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要在客观认识我省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挑战的同时,深刻把握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充分看到变化变局中有一些根本性、规律性的积极因素没有变: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没有变,我们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变,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正在得到世界公认,时和势在我们这边的事实没有变。在这样的背景下考量,江苏的环境优势、发展热度、前景预期更没有变。江苏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X中央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坚定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在两个大局的交织激荡中勇立潮头,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实践中更好地肩负起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