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877


2024年1月
在工信局调研时的讲话:创新发展 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016年3月29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主要是来了解一下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刚才晶祥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汇报,绪贵等几位同志也作了很好的发言。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工业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传统产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不断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快,整个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全市转型升级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工业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这里,我代表市委向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下面,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业经济工作,简单强调几点意见。
一、坚决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心骨。长春从“一五”开始,就已经确立了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城市的定位。几十年来,工业始终是长春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始终是推动长春城市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在加快长春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积极推动工业转方式、调结构。
(一)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去把握宏观经济走向。长春作为省会城市,当前面临着国家“一带一路”、长吉图开发开放、哈长城市群等重大战略叠加的难得机遇,尤其是国家和省最近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出了一揽子的优惠举措,这些政策的积极促进效应,必将在今后工作中逐渐显现。我们要结合中央和省里的意见,抓紧出台市里的具体落实办法。
(二)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从发展规律来看,经济发展进行周期性调整是很正常的,巩固提高是最终目的;从长春实际看,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储备了一批重大战略项目,这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长春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有多年抓工业发展的经验,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工业经济专业人才,这是我们的底气和优势。所以,未来必须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自信。
(三)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立足吉林看长春,放眼全国看长春,走向世界看长春,认真落实巴音朝鲁书记提出的“打先锋、站排头”要求,客观分析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纵向比进步很大,横向比差距仍然存在,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放手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实现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具体讲,就是到“十三五”末,确保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30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400亿元以上。
(四)进一步理清思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要求,以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发展方向,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传统产业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更加注重空间优化布局,更加注重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我市工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创新实力提升,增强对外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东北产业转型创新发展试验区、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新中心、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强市。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二、突出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机遇和挑战并存,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长春来看,都存在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涨、投资边际报酬递减、企业赢利空间收窄、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比较突出的矛盾问题,这就倒逼我们通过转型升级、转换动力、提质增效,实现从要素投资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从依靠要素的累加投放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
(一)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化。长春是老工业基地城市,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门类,大到汽车整车和飞机零部件,小到柴米油盐、日用百货都能生产。我们要推动传统产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快转型升级,形成强大的品牌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需求,就是销路,就是利润,就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