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020


2024年1月
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成立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9月3日)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80周年华诞。这是我省文艺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盛事和喜事。首先,向省戏曲研究院成立8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陕西文艺事业发展的各位嘉宾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刚才,远平同志转达了齐心同志对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成立80周年的祝贺并讲了话,李群同志代表文化和旅游部讲了话,省戏曲研究院主要负责同志和老艺术家代表发了言,我们为部分老艺术家颁发了纪念奖章和证书。远平同志的讲话,讲述了习仲勋同志对秦腔艺术的深厚情缘和深情热爱,回顾了习仲勋同志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亲切关怀文艺工作者的许多感人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强烈的历史担当和深厚的人民情怀,齐心同志委派远平同志专程到会祝贺,充分体现了对陕西发展和陕西工作的关心支持,体现了对繁荣发展我省戏曲艺术的关心支持,体现了对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关心支持,体现了对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家和广大戏曲工作者的关心支持,让我们倍受感动、备受鼓舞。更多 资料+微信: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我们X创立的第一个红色戏曲团体,享有“秦腔最高学府”的美誉。在延安时期,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观看秦腔传统戏时,发出了“要搞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的民族艺术”的倡议。为响应毛主席号召,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将延安“乡土剧团”和“工人业余剧团”等合并,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习仲勋同志任中共关中分区区委书记期间亲自领导建立了关中八一剧团,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后经常关心和指导民众剧团和关中八一剧团的工作。两个剧团始终以“唤醒民众、一致抗日”为己任,以文化激活抗战热血、以文艺点燃战斗激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秦腔、眉户等艺术形式,创作演出了《十二把镰刀》《血泪仇》《中国魂》等大量优秀作品,在抗日战争年代发挥了特殊战场的重要作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关中八一剧团和民众剧团等合并,先后更名为西北民众剧团、西北戏曲研究院、陕西省戏曲剧院,最终更名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并先后改编创作了《鱼腹山》《铡美案》《金琬钗》《梁秋燕》《周仁回府》等大批剧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陕西戏曲艺术。在习仲勋同志的关心支持下,研究院创作的《赵氏孤儿》《游西湖》《白蛇传》《窦娥冤》等多部剧目数次进京演出,到13个省(市)巡回演出,受到了周恩来、朱德、陈毅等X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得到了梅兰芳等诸多老艺术家的高度赞誉。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改革开放以来,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