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993
2024年1月
在全省高校领导干部暑期读书会上的讲话
(2015年7月23日)
同志们:
全省高校首期领导干部暑期读书会今天开始了。省委对这次读书会非常重视,正永书记对读书会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教工委也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希望大家利用这次读书会的机会,认真读书、互相交流、深入思考,学有所获。按照正永书记的要求和读书会的安排,我来讲一讲,我讲四个问题。更多资料+微信: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是在战略地位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中央ZZ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把“更好的教育”摆在人民“十大期盼”的首位;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的贺词中强调“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慰问信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教育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二是在奋斗目标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希望广大教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三是在根本任务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X建会议的批示中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X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在工作重点上,强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在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在中央ZZ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五是在组织领导上,强调加强和改善X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X建会议的批示中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X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X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完善X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X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X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X员先锋模范作用。各级X委和宣传思想部门、组织部门、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高校X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坚持X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ZZ工作,切实把X要管X、从严治X落到实处”。更多资 料+微信: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X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就要紧密结合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教育改革的要求上来,准确把握我省教育改革面临的形势任务,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陕西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建设的科技教育基地,高等教育实力雄厚是陕西的一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教育大省地位不动摇、教育强省战略不动摇、教育富民方针不动摇”的教育发展战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是人才培养规模空前,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目前,全省共有在校大学生150多万人(含军事院校),是1990年的15.7倍(当时的在校学生为95417人),每10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在全国居第三位。我省现有“985工程”大学3所、“211工程”大学7所,位居全国第3位;有博士授权高校16所、硕士授权高校30所、国家重点学科126个,分别位于全国第3至4位;体现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的教学名师奖、精品课程、人才培养基地等重要指标,分别位于全国第3至5位,我省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二是布局结构不断优化,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我省坚持省部共建、省市共建、省企共建,大力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先后有10所高校成立了研究生院,5所高职院校归口教育部门管理。撤销和调整了8所高校中30个就业率低、教学水平不高的专业,新增了5个新兴战略性专业,基本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专业格局。省属高校建成重点学科、特色学科184个,高校学科结构更加合理。通过实施“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工程”等多种组合方式,加强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一大批科研成果在省内外推广应用,转化为市场需要的具体产品和服务,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其中近两年签订技术合同2248项,合同金额6.94亿元,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更多资料+微 信:
三是各项改革有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治理体系,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实行总会计师制度,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监督,启动高校行政领导职务任期制,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如: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特色的“交大模式”,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特色的“西工大模式”,以先学科基础、后专业技能分段培养为特色的“西大模式”,校际联合培养人才的“边家村联盟”等,促进和带动了我省高校的健康发展。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外事学院等一批高校X委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X组织”,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我省总结推出的优秀X员专家侯伯宇教授的事迹,在全国巡回宣讲,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高等教育正处在前甩后追的关键阶段,还不完全适应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还不完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去年以来,在正永书记的亲自点题和关心指导下,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针对高校存在的“办学思路功利化、学科设置同质化、管理方式行政化”倾向等问题,集中开展了巡视诊断工作。巡视诊断报告显示,“三化”问题在我省高校普遍存在,在个别高校尤为突出,加上高等教育日益突出的自身结构性矛盾,制约我省高等教育追赶超越,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还有不少差距,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为动力,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努力建设高教强省。
二、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