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140


2024年1月
敢于担当
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10月11日)
什么是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担当。这种担当或是情感上的,或是行为上的;或为自己、为亲友、为他人,或为家庭、为社会。担当是一种境界。在这个社会中,肯定有逃避担当、不敢担当的人。但是,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把这份担当变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担当是一种责任。不担当行不行?肯定不行!你是什么人,就要干什么事。对家庭负责,这是老百姓的担当。对于干部来说,除了对家庭负责,还要对事业负责。担当更是一种自觉。没有自觉,就谈不上担当。满足于“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抽一鞭子才动,不抽不动”,这就不是担当。就像工人扛大包,左肩累了换右肩,这就是一种自觉的担当。担当说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需要很高的境界。但其实,担当也很具体。就是扛起来!也许,担当就是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许,担当就是回家后认认真真辅导好孩子的功课;也许,担当就是心存感恩给父母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对于睢宁的干部来说,“工作上去、干部上去,工作下来、干部下来”,这就是我们对事业的担当。“我们今天的作为,要经得起历史的评说,经得起群众的评价,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是我们对历史的担当。“做好吃苦、奉献、长期奋斗的准备,为睢宁人民实实在在办一些事情”,这是我们对人民的担当。“让成功的人不骄傲,感恩于他获得的一切;让失败的人不气馁,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这是我们对民众的担当。担当还是“一切立足于干成”、“勇于奉献、勤于工作”、“善于落实”,担当就是“无论个性强弱,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努力在睢宁形成争先出发、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乐在其中的全新局面”。
为什么要倡导担当?今年以来,我们像紧螺丝一样逼迫着干部,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完善严管干部的各项制度。应当说,问责惩处制度仅仅是一种手段,解决不让干部学坏的问题。但是对于各级干部而言,不做坏事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敢做敢为,担起睢宁事业的重担,用尽全力去创造个人的业绩、社会的财富、民众的福祉。我们要担当突破重任,做群众的当家人,以“突破睢宁”为己任,把困难扛在肩上,把目标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