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134


2024年1月
在全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汇报
(2015年10月9日)
一、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八项工程”,突出做好“六个优化”,深入落实“十项举措”,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呈现逐步回升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增幅较上半年分别上升了0.5个、1.2个和0.5个百分点。其中,GDP增长接近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7.5%和21.5%左右。新增长点快速爆发。以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前三季度智能家电产值、入库地税收入均增长200%以上。电子商务、旅游等新型业态不断扩张,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别位居全国第18位和20位。旅游业持续火爆,“十一”新开园的三台山森林公园(三台山生态健康医养城)国庆七天累计接待游客32万人次、日均4.6万人次,相当于黄山、五台山等国内老牌景区的日最大承载量;从移动端流量统计数据看,七天内三台山地区游客使用流量达461.4G,相当于发送了近1.65亿条文字微信,480多万条图片微信,61万条视频微信,三台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呈几何倍数增长。社会和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新增注册资本较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前分别增长35.6%、76.9%,其中公司制企业户数、注册资本分别增长126.3%、89%,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热潮。总的来说,虽然宏观经济有变化,但宿迁总体发展平稳向上;虽然实体制造业有困难,但宿迁产业发展亮点凸显;虽然下行压力在加大,但宿迁发展活力逐步增强。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主题主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转变组织经济工作方式,以市场化手段调控和稳定经济运行,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紧盯集聚发展、创新发展,致力优化三大结构,产业转型取得新突破。坚持做大规模与优化结构互动并进,通过增量拓展带动存量调整、存量优化吸引增量集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努力构建富有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增量促集聚。收拢五指、形成拳头,以市场化的手段推动资源、要素和政策向主导产业集聚,聚力主攻市域“4+4”和县区“2+1”产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彰显产业特色。今年以来,四大特色产业产值增长超过10%,四大新兴产业入库地税均增长20%以上。转变招商思路和招商方式,变全员招商为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变主攻内资为内外并重,全力突破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地区和港台地区,全市新批外资项目平均投资额同比增长62.5%,监管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560%。短短一年多时间,以德国为重点的对欧招商局面全面打开,在欧人脉资源取得全方位拓展,与德国诺伊维德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与意大利摩德纳市建立交往关系,与中国驻欧使领馆建立联动机制,与德国驻沪总领馆及相关机构保持紧密联系。近期,我们在德国、意大利等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经贸交流活动,举办了中国宿迁(德国)投资环境说明会,与布鲁克纳机械、施耐德设计等公司签署一批合作项目。即将开幕的2015中国宿迁经贸洽谈会、第三届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合作论坛暨宿迁国际绿色建材展览会,预计签约项目达49个,投资金额超过175亿元。做强企业增活力。大力实施“511”工程,深入开展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股改上市、规模发展四大行动,积极引导现有企业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增长86.1%,其中进口成套设备批次和货值大幅攀升,海关进口增值税抵扣同比翻了两番、增长达408.3%,可成科技、吉创光电、允有成科技等企业进口生产设备达12.9亿元,同比增长了369.2%。整合资源强创新。深入拓展科技创新工程,着力在一券(科技创新券)、一城(宿迁科技城)、一院(苏北工业研究院)、一平台(人才联合引进平台)“四个一”上下功夫,集聚创新资源助力企业转型。前三季度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一倍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产业产生了三个“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呈现“两升两降”,即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两升”、高耗能行业产值增速和工业能耗水平“两降”;投资结构明显优化,呈现“两快一慢”,即设备投资、技改投资快于工业投资,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减慢;产品结构明显优化,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制冷压缩机、冰箱冷柜、液晶电视等成功生产,改变了长期以食品、板材等为主的产品结构。
(二)持续精准发力、定向施策,全力稳定三大重点,发展支撑面得到有效巩固。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出台政策进行定向引导,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推动实体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稳定工业企业,深入开展“三服务三促进”活动(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园区,促进深化改革、促进作风转变、促进转型发展),明确帮办服务责任,找准企业发展瓶颈制约,今年以来共帮助企业解决653个问题,助推企业平稳运行。推出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工具箱”政策,为工业经济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做好融资担保服务,推动直接融资扩大规模,新增直接融资占比近40%。稳定房地产业,制定出台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工具箱”政策,以务实管用的“干货”,促进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活力。自9月1日我市“房六条”实施以来,市区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当月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和套数分别达21.17万平方米、1854套,较上月分别增长了10.86万平方米和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