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120


2024年1月
在全市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3年5月28日)
同志们:
在全年外资考核时间过半(考核截止时间11月底)的形势下,我们专题召开全市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今年以来外资外贸工作情况,进一步对照目标找差距、查找症结寻对策、紧扣任务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既定目标任务。刚才,市商务局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进出口及利用外资情况,各县区(开发区)就完成上半年外资外贸目标任务汇报了对策举措,大家对形势的认识都很清楚,采取的措施也比较扎实,讲的都很好。下面,我再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一、对照目标找差距,进一步增强外资外贸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从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我市外资外贸工作可谓“喜中有忧、忧大于喜”。所谓“喜”,指的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国经济低速增长、全省经济回升态势尚不稳固的大背景下,我市利用外资和进出口的增速继续走在了全省前列,1—4月份,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增长5.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9个百分点(—8.2%);进出口增长3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6个百分点。所谓“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从完成进度看,很不理想。1—4月份,我市完成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27亿美元,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5亿美元)的14.9%,滞后于序时进度18.4个百分点,其中除泗阳(任务9000万美元,完成4690万美元、占52%)超序时进度外,沭阳(任务14000万美元,完成4575.7万美元、占32.7%)、泗洪(任务9000万美元,完成1700万美元、占18.9%)、宿城(任务9000万美元,完成455.8万美元、占5.1%)、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任务16000万美元,完成1299.4万美元、占8.1%)滞后序时进度,宿豫、市湖滨新城、苏宿工业园区、市洋河新城均无外资到账,要完成上半年任务目标难度很大;完成进口总额7.81亿美元,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6%,滞后于序时进度7.3个百分点。
二是从总量占比看,压力加大。全市实际到账注册外资总额仅为全省的0.75%,协议利用外资仅为盐城(10.2亿美元)的17.5%、淮安(7.31亿美元)的24.3%;进出口总额仅占全省的0.47%,出口额仅为徐州40.6%、连云港的47.5%、盐城的53.9%、淮安的72.3%,与苏北各市的差距仍然较大。更 多资料+微信:
三是从新批企业质态看,形势严峻。在全市新批外资企业17家中,没有一个是3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从全省情况看,全省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企业达157家,唯有我市为零。
四是从外资存量看,不容乐观。当前,全市现有外资存量4.1亿美元,其中有近二分之一的企业未存活,除去这部分存量,全市实有存量仅为2亿美元。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年内需新注册并且到账外资近5.23亿美元(除去已到账1.27亿美元),任务十分艰巨。
上述情况的出现,固然有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外资项目引进周期不一,以及我市开放型经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在思想认识、重视程度、推进手段、方式方法等方面有差距:一是少数领导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总认为抓外资付出的各种成本与实际的招商成果不成比例,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二是少数地区组织推进力度不够,创新不足,举措不多,存在着等待观望、松懈歇劲和畏难厌战情绪;三是少数同志外资招商能力不够,熟知国际惯例、掌握专业技术、善于沟通谈判的招商人才十分匮乏,等等。外资外贸工作看起来是一个资本投入、市场流通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一个地区开放程度和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特别是对于宿迁这样的后发地区,要提升投资环境与发展水平,外资利用、外贸进出口更是着力点、突破口。对此,各地、各相关部门务必要进一步增强抓好外资外贸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扣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奋力追赶目标,全力弥补“欠账”,力争完成更多的份额和工作量,为全年外资外贸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二、查找症结寻对策,逐一解决影响外资外贸发展的具体问题
5月11日,市委、市政府在苏州召开外资外企座谈会。会上,企业家们坦诚地提出了宿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亟需解决的具体问题。这些薄弱环节和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