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305
2024年1月
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8月14日)
同志们: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闭幕后不久,我们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谋划加快我省林业改革发展大计,意义十分重大。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汇报,赵洪祝书记对开好会议作出了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和林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我省林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森林资源明显增长,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的“三增长”。二是林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全国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的先行省份之一。三是生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3000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年产生生态效益达2300多亿元,生态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四是兴林富民取得重大成绩,2008年全省林业行业总产值达到1457亿元,许多山区农民依靠林业走上了富裕之路。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林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林业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一项具有特殊功能的公益事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X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把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1955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1981年,邓小平同志倡导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1991年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X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X中央,一直以战略眼光关注着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森林问题、生态问题,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X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ZZ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地位。在这次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会议还明确了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强调必须确保实现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这两个基本目标。这是我们X对林业战略地位的新认识,是新形势下做好林业工作的新要求,为加快我省林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
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面临的战略任务,这使林业工作肩负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从我省实际看,“七山一水两分田”是基本省情,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加快林业改革发展,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生态浙江”的根本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山上浙江”的重要途径,还是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推进林业改革,毫不动摇地加快林业发展。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我省林业改革发展提几点要求。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林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必然要求我们加强生态建设,把促进林业改革发展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当前,我省林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从总体上看,社会对林业的需求日趋多样,林业的内涵外延日益丰富,林业的多种功能空前凸显。我们要按照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的要求,把握规律,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林地资源、物种资源、人力资源的巨大潜力,充分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集聚,全面提升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使林业在推动科学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X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围绕确保实现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这两个基本目标,积极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切实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为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就是要着力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丰富的森林文化体系,构筑功能完备的山地、河流、海岛、城市、乡村一体的绿色生态屏障,形成山地茂林修竹、江湖水秀鱼跃、海岛鸟语花香、城市林荫气爽、田园果硕粮丰的生态景观,实现前人憧憬的“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绿荫护夏、红叶迎秋”的生活美景,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