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300
2024年1月
把握新常态新特点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在全省扩大有效投资暨重点项目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2015年1月30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投资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新的机遇。我们要积极适应投资新常态,主动谋划,精准对接,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重点建设项目,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更多资料+微 信: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下有效投资的新特点新趋势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们必须用辩证思维和前瞻眼光去认识新常态下投资的新特点新趋势,准确把握投资方向,促进投资较快增长和提质增效。
1.新常态下有效投资仍要发挥关键作用。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后天的发展,今天的投资影响着当下的增长,也决定着未来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后劲。在经济增长换挡减速的新常态下,必须强化投资关键作用,促进投资数量和质量的齐头并进,发挥扩大有效投资“一石多鸟”的作用。要强化稳增长的作用。扩大有效投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增强“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的掌控力,坚定不移地抓投资,以有效投资支撑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要强化促转型的作用。扩大有效投资是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增量优化靠投入,存量调整也靠投入,只有强化投入,才能优结构促转型;要结合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大力强化在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使扩大有效投资成为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的有力举措。要强化惠民生的作用。有效投资与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密切相关,要加大民生领域的投资,将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社会事业等重大项目,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坚实根基。
2.新常态下有效投资有新机会。新常态下的投资,已不再是以往那些投资,是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的投资。随着我省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一方面传统产业、房地产投资相对饱和,另一方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正以后浪推前浪之势大量涌现。从新业态新模式看,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深刻变革,催生出新经济、新业态,呈现出许多新的投资机会。从产业和科技看,技术创新和产业改造升级也蕴含着大投资。浙江未来5年将年均实施“机器换人”项目5000项,完成技术
改造投入5000亿元。从新型城市化看,市政、环保、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持续增长。2013年我省城市化率为64%,未来10年将提高到72%。初步测算,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将带动550亿元的投资。从生态文明建设看,全省“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一打三整治”等领域投资空间十分巨大。浙江未来发展要适应、引领新常态,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并抓住这些投资机会,增强投资信心,把好投资方向,着力破解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争创浙江发展新优势。
3.新常态下有效投资有新方式。新的投资机会也带来新的挑战。现有的投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市场主体的需要。如一些新兴领域高科技、高成长和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急需资金扶持发展壮大,但这些企业由于高技术、高风险、轻资产等特征,普遍面临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都对创新投融资方式和机制,构建多层次投融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