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290
2024年1月
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高水平推进健康浙江建设
(2016年11月29日)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X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指南。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全面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明确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动员全省上下共同高水平推进健康浙江建设,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一、按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明确健康浙江建设的战略定位更 多资料+微信:
卫生与健康事业涉及每个人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一项极其崇高的事业。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不懈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2003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杭州小营巷调研时就强调,没有人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2004年,率先提出卫生强省战略目标,勾画出了卫生与健康发展的蓝图。十余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丰富健康发展战略内涵,不断谋新篇出实招,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成;“双下沉、两提升”全面实施,省、市医院与县级医院合作办医实现全覆盖,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全国领先,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把医疗卫生作为为民办实事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有效保障了群众健康权益。特别是这几年,浙江以治水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打赢“拆、治、归”三个大仗,治理了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的民生之痛,倒逼了淘汰落后、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转变,开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境界,显著提高了全省人民的健康水平。当前浙江正站在高水平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浙江要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省,健康浙江建设不能失速,更不能缺位。要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落脚点,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全面实施大健康战略,切实抓好重大国民健康行动,显著提升群众健康水平、生活品质和健康公平,使人人享有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健康服务,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建设健康浙江,要着眼于大健康,确立新理念、构建大格局。大健康是覆盖身心健康和全生命周期,需要五大健康领域全面提升、社会各方整体联动的广义健康。大健康首先要体现在更全面的价值理念。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既是一份权利,也是一份责任;既是一种财富投资,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大健康要落实到优先发展战略。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健康浙江建设,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规划、通盘考虑、统一部署。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在财政投入上着力保障健康需求。大健康要覆盖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坚持预防为主,注重“形神共养”,推动卫生工作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大健康要有工作大格局。坚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使健康促进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第二,建设健康浙江,要着眼于高水平,突出高质量、均衡性。高质量就是要拉高健康浙江建设的标杆,体现浙江高度,要有高质量的健康生活、高质量的健康环境、高质量的健康服务、高质量的健康产业和高质量的健康保障。均衡性就是要更加注重城乡、区域、人群的均衡发展,体现浙江公平,努力把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的需求保住、底线兜住,确保健康浙江建设成果人人分享。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妇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健康问题。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健康工作,持续改善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筑牢妇幼健康保障网。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坚持医养结合,逐步建立长期护理制度,使老年人更健康快乐。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巩固“消除4600”工作成果,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决不能让低收入群众因健康问题在全面小康征程中掉队。
第三,建设健康浙江,要着眼于百姓受益,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