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283


2024年1月
乡镇干部要当好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排头兵”和“先锋官”
在全省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1月23日)
乡镇在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各地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加强乡镇工作和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进一步创造乡镇工作的良好环境,凝聚广大乡镇干部的正能量,为全省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提供基础保障。
一、乡镇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关键环节,必须“用脚步丈量民情”,切实做好群众工作
乡镇直接面对群众,是X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X联系群众的优势,需要各级干部身体力行去实践,更要靠基层干部代表X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乡镇干部离群众最近,其工作特性决定了他们的最大责任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应该成为联系群众最直接、了解群众最明白、服务群众最有效的干部。
做好工作要拜群众为师。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多接地气,才能思维有灵气、决策有底气、工作有生气。群众路线的本义,就是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离开了群众,乡镇干部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群众的支持,乡镇工作就寸步难行。拜群众为师,首先要甘当“小学生”,多向群众学习,同群众一起找办法、想招数,依靠群众搞建设、促发展。拜群众为师,还要加强做群众工作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多请经验丰富的老乡镇干部、老支书来上上课,讲传统、讲民情、讲方法。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多学习、多实践、多锻炼,使自己少一些“书生气”,多一点“泥土气”,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拜群众为师,关键的是要发扬民主,尊重和落实群众主体地位,健全基层民主管理决策机制,在基层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推行民主听证会、民主恳谈会等做法,让群众有地方说话、说话有人听、有事能解决,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和建设项目,都必须事先征求群众意见。
联系群众要在“密切”上下功夫。怎么样才算“密切”呢?一是频率要加密。乡镇干部不是“大首长”、而是“大脚掌”,不是“大官”、而是“大舅”,要“用脚步丈量民情”,少开会、多干事,少呆机关坐班、多走乡间小道,熟悉人头田头,经常见见面,经常通通话,做到“提情知人、提人知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