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263
2024年1月
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推动浙江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12月20日)
这次会议是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之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第十三次X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部署,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明年经济工作,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X的十八大闭幕后中央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重要会议,也是一次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的会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X中央坚定清醒有作为的风范。这次会议对于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X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强调了加强X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副总理的会议总结讲话,对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当前和明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三个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刻、视野开阔,论述精辟、重点突出,语言平实、文风清新,充分体现了X的十八大精神,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17日下午,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已原原本本传达了这次会议精神,有关传达提纲也已下发。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抓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
(一)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把握X的十六大以来10年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坚定推进科学发展的信心。会议指出,X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升至第二位,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的10年,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今年,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X中央高瞻远瞩,驾驭全局,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四稳四新”。我们要充分认识这10年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坚定推进科学发展的信心,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把握明年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同时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综观国内外形势,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同时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明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会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看得准的有四大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观察的还有三个问题。按照世行标准,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世界上不少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出现了经济徘徊不前、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增多等问题,有的甚至出现倒退,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应引为鉴戒。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都有好的一面,对我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对已经看得清的方面,要深入研判、早做谋划、从容应对;对暂时难以看清的地方,要密切跟踪、未雨绸缪、灵活应对。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判断上来,紧紧抓住新机遇,妥善应对新挑战,努力创造新优势。
(三)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在重点任务上,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这些部署和要求,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切实把这些部署和要求贯彻落实到明年的各项工作中去。
(四)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把握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会议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在引导社会各方面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引导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会议指出,只有实现没有水分、就业增加、增长与收入同步、效益提高、资源环境支撑的发展速度,才是有质量、可持续的。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加深理解,切实把这些要求贯彻落实到我省各项工作中去,大力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扎实推进“四大建设”,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五)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把握加强X对经济工作领导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科学化水平。会议突出强调加强X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明确要求履行X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议大事、抓大事,并对各级X委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特别是要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增强全球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强调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行、行必果,增强X和政府公信力。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切实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更好地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二、关于今年经济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风险困难,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基调,按照“调结构、抓转型,重投入、兴实体,强改革、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的思路,千方百计促增长,坚定不移抓转型,尽心尽力惠民生,全省经济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尤为可喜的是,“三大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实际增长8.5%左右。
(一)狠抓实体经济,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在严峻形势和各种困难面前,我们咬定全年目标不动摇,全面落实国家稳定出口的各项措施,完善外贸扶持政策,及时制定实施促进工业发展的一揽子措施,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切实强化对企业的帮扶和服务,推动经济走出了“低开稳走向上”的良好态势。
(二)狠抓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战略举措,认真贯彻国务院民间投资“新36条”及实施细则,全面落实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政策,大力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民企与央企、外企战略合作,“三个千亿”工程提前完成,出现了多年没有的投资新高潮。更多资料+ 微信:
(三)狠抓“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开展“千里海岸线”调研和海洋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12条实施细则正式出台,金融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框架初步形成。制定实施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纲要,推动海洋经济、山区发展和新型城市化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
(四)狠抓“四大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逐步成为转型升级主战场。抓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积极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着力加强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和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五)狠抓民生改善,提高经济发展普惠性。扎实做好十方面实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上述成绩是在宏观环境复杂严峻、各类风险困难较多的情况下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这是中央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结果。
三、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一三五”分步走步骤中“一”的目标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切实抓好“一三五”分步走,打牢“实现四翻番”基础。X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强调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个重大判断,紧紧抓住新机遇,妥善应对新挑战,努力创造新优势。并指出,明年是我国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和困难较多的一年。我们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上来,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但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没有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变;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源丰富,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宏观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推进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全球仍处于应对金融危机的状态之中,真正走出危机仍需时日;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有些还相当尖锐,给我们带来许多重大挑战。明年宏观形势的这些走向与我省面临的转型升级任务和考验相糅合,对我省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主要表现为“三大红利、三大压力”。“三大红利”:一是城镇化红利。国家积极推进城镇化,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