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215


2024年1月
明年工作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县(市)区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11月24日)
做好明年工作,关键是要把握两条。一条是要准确领会和把握中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保持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战略定力。另一条是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谋划几件对宁波发展有引领和撬动作用的大事,解决几个制约宁波发展的突出问题,真正走出一条质量更优、效益更好、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子。下面,我结合最近一段时间的调研思考,就明年工作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谈些想法。
一、如何以打造“港口经济圈”为龙头,增强宁波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的问题
打造“港口经济圈”,是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对宁波提出的明确要求,与国家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完全吻合。总书记这一要求给宁波发展明确了“两个指向”,一个是宁波的最大优势是什么?一个是宁波靠什么与其他城市竞争、抗衡、叫板?就是要发挥港口这个最大优势,通过打造“港口经济圈”来提升宁波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前几天李克强总理来浙江考察,希望宁波、舟山共同打造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成为长江经济带龙头的两只龙眼之一。一只龙眼是上海和大小洋山,另一只龙眼是宁波和舟山。可以说,这赋予了“港口经济圈”建设更加丰富的内涵。市发改委要结合编制“十三五”规划,编制一个打造“港口经济圈”的专项规划,这个规划要充分考虑宁波、舟山的协同发展。各县(市)区和管委会都要结合各自实际,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参与“港口经济圈”建设。比如,要研究谋划如何推进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形成跨区域、大容量、高效率的经济要素交流网络,把港航物流体系延伸到国内大中城市和国际贸易伙伴,做大做强进出口贸易、大宗商品交易、航运金融,使宁波成为集聚配置国际贸易、港航、物流资源的战略高地。要研究谋划如何坚持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教育、旅游、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打响“港口经济圈”的国际知名度。要研究谋划如何通过提升临港工业发展能级和质量,增强“港口经济圈”的支撑力和内生力。临港工业是“港口经济圈”中关联效应最大的核心产业,也是世界港口城市竞相发展的优质产业。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临港工业,坚持择优发展,发展石化行业的补链型项目、装备制造行业的先进项目以及国家布局的重大生产力项目,打造强辐射力、强带动力、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集群。同时,要研究如何推动“港口经济圈”建设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相融合,与发展智慧经济、创建智慧城市相衔接,加快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总之,明年和“十三五”时期要把打造“港口经济圈”作为一篇大文章来做,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龙头工程来抓,使港口优势更加全面充分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二、如何以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为突破口,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
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是大项目好项目的竞争。刚才,大家都谈到了招商引资问题,也列出了一批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