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188
2024年1月
群众路线是“生命线”、“指南针”、“试金石”
在X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2013年7月25日)
这次市委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主题开展学习研讨,这“三个谁、三个观”的问题可以说抓住了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
关键性问题。“我是谁”是一个身份和角色认知的问题,反映了领导干部的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为了谁”是一个执政目标的指向问题,是检验X员干部宗旨意识、X性观念的核心标准。“依靠谁”是一个执政力量的依靠问题,是考察X员干部执政水准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尺。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路线是“生命线”、“指南针”、“试金石”的理念。更多资料+微信:
一、群众路线是“生命线”,在任何时候必须牢牢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这个ZZ优势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权兴衰存亡的铁律。如果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铭记“三个永远”。
第一,人民群众是永远的亲人。毛泽东同志讲过,“X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X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我们X92年的奋斗历程证明,只有我们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人民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如何拉近X群干群的距离,建立亲如家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多进百家门、多办百家事。X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是靠经常走动培养出来的。如果平时不走动,有事的时候再去走动,群众就不会把你当回事,更不会给你面子。要成为群众的亲人,很重要的一条是要与群众多交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将心比心地考虑群众需求,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困难。有的事对群众来说是一件影响他们工作生活的大事,在我们看来可能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你帮助群众办好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群众可能会感恩你一辈子、记得你一辈子。
第二,人民群众是永远的靠山。把人民群众当血脉、小平同志讲过:“过去我们打胜仗,就是靠不脱离群众,现在忘记这一点是非常危险的,是致命伤。不要以为我们共产X是金字招牌,如果脱离群众,X的威信是靠不住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X员干部说是把群众当靠山,做起事来却把群众甩在一边;说是重视民意,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做“选择题”,征求群众意见只是走过场。这些现象和行为,与X的群众路线是背道而驰的。这几年,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打通“断头路”、“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之所以进展比较顺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工作得民心,做到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老百姓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树立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导向,围绕群众的需求来作决策,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来推进工作,以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实际成效。
第三,人民群众是永远的老师。习总书记指出:“要做群众的先生,首先要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向群众请教。”群众中蕴藏着大智慧,我们在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首创,都源自于基层群众的创新创造。对于领导干部来讲,最大的本事就是拜人民为师,善于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善于总结推广基层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办法。作为领导干部来讲,决不能端着“官架子”、挺着“腰板子”,一定要躬下腰、沉下身、潜下心,虚心向群众请教,从群众的具体建议中发现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