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603
2024年1月
在全市“植优补短”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2017年7月13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周农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植优补短”工作调度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这段时间的调研和了解,我感觉全市广大干部抓项目、抓发展、抓“补短”的精气神都很足,工作状态都很好,而且非常善于学习和思考。刚才听了大家的汇报和发言,很有收获,我明显感觉到大家都认真学习研究了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消化吸收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工作方法和理念。等下,周农书记还将对下阶段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部署,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具体工作先讲三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植优补短”工作,先后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并多次专题调度和安排部署,充分说明这项工作十分重要。经过近一年的工作推进,大家的思想认识都比较到位、比较深刻,但有几个方面的认识仍然要加强。第一,“植优补短”绝不是暂时性的工作。“植优补短”不是阶段性工作,不仅是“十三五”,可能“十四五”甚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我们都要长期抓下去。只有把这项工作抓好了,衡阳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才能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第二,“植优补短”绝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简单讲,就是不能上头热、下面冷。我来衡阳工作后,向周农书记汇报过多次,加快衡阳发展重点是抓落实,如果每项工作安排了却不抓实抓到位,不仅等于没安排,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执行力建设。为了更好推进“植优补短”工作,市四大家主要负责同志和市委、市政府相关同志都加入了领导小组,扎扎实实推动工作。各县市区虽然成立了相关机构,但决不能只成立领导小组不干事,而是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X政一把手要亲自负责,充实好人员力量,安排好各项经费,抓好督查问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当前,关键是要抓好项目的履约落地,我们有很多项目签了约,但迟迟不能落地见效,如何让其落户衡阳、在衡阳开花结果,考验的就是我们的执行能力。第三,“植优补短”绝不可轻视宣传及良好氛围的营造。我到衡阳任职的第二天,在与市政协座谈时,炎秋主席谈了衡州经济发展论坛相关工作,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个好提议。我们不仅要把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请到衡阳来,共同为衡阳发展把脉问诊、献计出力,而且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让在外衡籍客商、关心支持衡阳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进一步了解、熟悉衡阳,更多关注关心衡阳,形成良好的氛围,凝聚更多的正能量。推进“植优补短”工作,同样必须重视宣传的作用,必须重视良好氛围的营造。宣传部门要主动谋划,广泛利用各类新闻媒介特别是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强“植优补短”相关工作的宣传推介,营造全市上下关心关注并身体力行参与“植优补短”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
各县市区在抓“植优补短”工作时,要根据自身实际各有侧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南岳区要重点抓好旅游经济,其他两项工作配套抓;各城区主要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强化基础设施配套与完善,为旅游、工业经济发展做好配套及服务;市直园区主要是抓好园区建设、项目建设,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其他各县市要紧密结合实际,找准侧重点并全力推进。但各县市区在“植优补短”工作上还有一些共性的要求,必须予以重点关注、重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