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795
2024年1月
在创森工作会上的讲话
(2011年2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动员和部署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力争2012年成功实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等会,马勇书记和省林业厅三龙厅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精神,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把握机遇,正视差距,高度统一思想认识
国家森林城市是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也是综合体现一个城市科学发展水平与和谐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益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我们要在两年内实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既有一定的优势,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统一好思想认识。更多资 料+微信:
从机遇和优势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资源条件较为有利。我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蓄积量、覆盖率等指标排在全省靠前位置,是全国的竹子之乡、茶叶之乡、国家第一个现代林业示范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资源优势比较明显。二是工作起步早,基础比较扎实。早在2005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将其纳入了全市“六大主题”创建活动之一。近几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特别是2008年《建设绿色益阳行动纲要》实施以来,全市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3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41%,绿地率达到38.12%。正是基于这些有利条件,去年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出台了《益阳市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并向国家林业局递交了创建申请。应该说,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创建工作,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但是,从困难和挑战看,我们的压力很大,任务还很重。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门槛高。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分为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森林建设3大类16项38个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既有组织领导、管理制度等软指标,又有森林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硬指标;考核范围既包括市区、城郊,还涵盖所辖区县(市);考核内容除了绿化造林,还有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等,评价标准高、要求严、系统性强。同时,对已经授牌的城市,国家林业局3年后将组织专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的提出警告,5年后复查仍不合格的将取消称号。创建活动自2004年开展以来,全国仅有8个省会城市和14个地(县)级市获得这一荣誉称号,我省只有长沙获此殊荣。二是任务重。对照国家森林城市标准进行自评,在38项指标中,我市目前已有26项达到或基本达到评价指标要求,还有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公路、铁路绿化率、休闲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等12项指标差距较大,薄弱环节较多,而且一些基本达标的指标,如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等,巩固成果的压力仍然不小。要如期全面达标,必须采取过硬措施,及时抓紧抓实。三是竞争强。根据评选规则,2004年起每年只对1个省会城市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07年,授牌城市扩大到了中小城市,但获评比例相当低。随着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地参与创建的城市越来越多,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全国正在申报创建的城市达45个,其中包括我省的邵阳市。从这些情况看,创建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
对此,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推进工作。任何目标,一经确定,关键在于行动落实。因此,我们不管困难有多大,都必须高度统一思想,凝聚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抓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事关大局、福泽益阳的大事、好事、实事,确保两年内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功。
二、明确要求,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森林、民生为主题,坚持靠科学规划引领森林城市建设,靠创新理念支持森林城市建设,靠利民工程推进森林城市建设,靠科技进步支撑森林城市建设,靠和谐文化提升森林城市建设,靠组织领导保障森林城市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努力打造绿色宜居新益阳。具体目标是: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分别达到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