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781
2024年1月
在全市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暨发展开放型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6月28日)
同志们:
在年中各项工作紧张繁忙的时段,今天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召开全市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暨发展开放型经济动员大会,主要是回顾总结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动员全市上下在新的起点上实施好开放带动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等会,马勇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十一五”以来我市对外开放的成绩和经验
“十一五”以来,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成绩,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增添了动力、注入了活力。
1.招商引资成果丰硕。2006-2011年,全市累计引进项目2115个,其中投资3亿元以上的项目71个;新批外资企业154家,累计到位外资5.3亿美元,年均增长24.2%;引进内资1220.3亿元,年均增长16.2%。先后引进了神户制钢、沃尔玛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中核、中粮、中冶集团、国之杰、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西部矿业等央企和境内外上市公司48家,在益投资项目58个。承接产业转移势头强劲,益阳成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共引进产业转移项目1182个。“十一五”以来,引进外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36%,创造财政税收占全市的比重超过32%,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占全市的50%以上。
2.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坚持敞开大门,广结良缘,与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大力推进“东接东进”,东部新区“一带两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融入长株潭步伐明显加快。与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和积极参加了粤洽周、苏州推介会、中博会、珠洽会、高交会、湘商大会等重大经贸活动,与5个全国异地商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与2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科技转化成果303个。与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2011年,我市与以色列佩塔蒂科瓦市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这是继韩国南海郡后签约的第二个国际友好合作城市。
3.对外贸易成效明显。2011年,全市有进出口经营业绩的企业达到95家,其中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6家。共完成进出口总额4.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是2005年的5.7倍,同比增长29.8%,总量居全省第7位,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机电、纺织、农副产品等成为我市进出口贸易主导产业,益阳橡塑连续多年出口交货值居行业首位,“益阳制造”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淡水鱼类产品进出口占全省的97.7%。
4.开放环境进一步改善。始终以优化开放环境为基础和保障,在不断改善硬环境的同时,大力优化政务、市场、人文、法治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通讯、环保等基础环境日益改善。把园区作为扩大开放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园区快速成长,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出台了《益阳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意见》等多项制度,权力运行逐步规范,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益阳吸引项目、人才的能力逐步增强。更多资料+ 微信: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一是有志者事竟成。在连续几年的“招商引资年”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高点定位,挖掘潜能,挑战极限,把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和现实。实践证明,只有勇于挑战自我,才能突破并创造奇迹。加快后发赶超,必需来几次“急行军”。二是人心齐,泰山移。在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各区县(市)、各部门积极联动,自我加压,层层分解任务,全市上下扩大开放的意识和观念空前增强,以共同的智慧破解了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实践证明,只要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再高的目标都能攀登,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三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多年来,各级各部门脚踏实地,统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开放益阳带来的倍增效应逐步显现。开发开放的背后,包含了全市干部群众的辛劳和汗水。
二、深刻分析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一五”以来我市对外开放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