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697


2024年1月
在全市培养选拔交流干部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
(2007年1月15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经请示市委主要领导同意,决定召开有关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市培养选拔交流干部情况的通报会。年末岁初,在各项工作都十分紧张繁忙的时候,在市人大、政协“两会”即将召开的时刻,请大家来开这个会议,充分说明了市委对这次会议的召开很重视,也说明了这次会议的内容很重要。开这个会,我想主要是出于四个方面的目的:
第一个目的,借这次会议的机会,我要表达一个歉意,一个谢意,一个心意。一个歉意,就是来永州三个多月了,从主观愿望来看,是想到各部办委市直各单位走一走、看一看,与同志们见个面,调研一下。但身不由己,整天陷在文山会海之中,自己都难以支配自己的时间。因此,借这个机会表达我的歉意。一个谢意,就是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组织工作的关心、支持、理解和配合,也感谢大家对我的接纳、对我的支持。一个心意,就是既然我到了永州,从今以后,我吃的是永州饭,喝的是永州水,做的是永州人,就要与永州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心息相通,荣辱与共。
第二个目的,就当前干部的培养选拔交流的情况给大家通个气,交个底。这样做,就是想打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的神秘主义,开前门、堵后门,开正门、堵邪门。市委特别是市委主要领导非常关心干部队伍建设,非常关心干部成长,非常关心大家。最近,市委已经就乡镇X委书记的选拔,市直部门干部之间的交流,市直部门下派干部到县区乡,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交流研究了一个意见。信息一传出,各种说法都很多。正如庆炎书记所说,永州有一部分人“喜欢在酒桌上谈论永州ZZ生活中的大事”,也就是谈论干部问题。对于干部工作,大家都非常关切、非常关心、非常关注,这种心情我也能充分理解。与其猜测,与其众语纷纷,我想不如给大家通报一下,谣言止于智者,让大家都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三个目的,就是这项工作需要各单位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大力配合。这次会议就是要把干部工作的原则、政策、条件交待给大家,与大家一道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刚才建国同志给大家通报的意见,字数不多,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比如对市直单位干部非常关心的部门之间、市县之间的干部交流等问题,意见中都有明确的说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其中有一句话已经写得非常明确,不知道大家听清楚了没有,就是市委明确规定:“目前县区X政领导班子中空缺的职位,原则上从市直单位下派”。这个力度是很大的,这是市委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市直机关干部的关心。推动这项工作单靠组织部门是办不到的,它需要大家的配合,大家的理解,大家的支持。
第四个目的,就是即将召开人大、政协“两会”,这是永州人民ZZ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只能开好,不能开坏。要开好“两会”,就需要我们全力以赴,需要我们扎实工作,需要我们心平气和地搞好本职工作,需要我们大家全力支持,全力实现省市委的人事安排意图,圆满完成人大、政协的各项议程。
借这个机会,我谈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悟,充分理解市委的意图
刚才建国同志传达的市委关于干部培养选拔交流的意见,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市委贯彻省市X代会精神,加快永州崛起的重要举措。市X代会提出要把永州建设成为速度永州、和谐永州、活力永州,要把永州打造成先进制造业基地、资源深加工转化基地、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基地,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的目标。市X代会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蓝图。现在的关键是抓落实。如何来落实?谁来落实?毫无疑问是永州574万人民来落实,但最重要的是广大干部带领大家来落实。“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毛主席说“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建设活力永州,用庆炎书记的话说,首先就是要建设活力干部、活力班子。如果整个干部队伍不活,班子不活,是一潭死水,谈活力永州建设那就是空话一句。正是基于这种想法,市委经过认真分析考虑,出台了这四个方面的政策,市委常委会已研究通过,并马上要组织部门付诸实施。目前,选拔乡镇X委书记到市直单位任职,各县区已经推荐,我们也进行了考察。其他各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总的来说,这些政策出台,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一句空话,没有一句大道理。新一届市委班子是非常务实的,各项工作都要求狠抓落实。市委已经明确,今年是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年。政策既然制定了,就要把好事办好办实。要就不说,说了就要做到。这四个方面的政策出台,其内涵非常丰富。用庆炎书记的话来说就是:不亏待5字头的(即50年代出生的同志,下同),重点使用6字头的,认真培养7字头的,战略考虑8字头的。我概括的也是四句话,即稳定村里的,激励县乡的,调动部门的,考虑企业的。对村干部要按政策落实待遇,对一些补助措施我们也正在考虑。对县乡的要多些激励,这次乡镇X委书记交流,不是作秀,不是应付,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拿一些重要部门重要岗位出来,真正让最基层、最辛苦、最清苦的基层干部有想头、有盼头、有出头,这也是一个用人导向。调动部门的,等下我会专门讲。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对在企业工作有贡献的、比较年轻的、有技术专长的,市直部门又需要的同志,要选派到X政机关和事业单位,X政部门的干部也可以提拔到企业任职。更多资料+微信:
二是市委对全市广大干部特别是市直单位干部的真情关心。市直部门是承上启下,联系省和县区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整个机关运转的重要枢纽,作用重大,位置重要。市直部门的干部同志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工作没日没夜,市委对此是充分理解的,对大家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我们这次准备拿出一些岗位来,让市直部门干部来交流,也是充分考虑到大家的意见,听取了大家的呼声。通过平时的粗浅的了解和翻看市直单位的干部花名册,总的感觉市直单位干部队伍有这么一个特点,这就是“一老二少”。当然不一定准确,不一定全面。一是年龄结构偏老。据统计,全市市直部门在职的902名处级干部,50岁以上的占49.8%。全市32个政府工作部门,11个X委工作部门,53个正处级事业单位,50个副处级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结构都偏于老化。二是年轻干部偏少。特别是一些市直部门,军转干部、X外干部的安排都是ZZ任务,进来了一些;但一些年轻的、学历高的干部想进来,但限于编制,无法进来。以我们组织部为例,来了以后我感到吃惊,组织部门是干部的摇蓝,是干部的娘家,但自己的干部都严重地老化了,大部分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的,就连七十年代出生的都比较少,最年轻的干部是1977年的。现在的干部结构,象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一样,又出现了新的断层。当然,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不仅永州是这样,全省其他市州比我们也好不了多少。三是部门间的交流少。据了解,从2001年以来,市直部门的交流干部是24名,下派干部是28名,其中正处级4名,副处级9名,科级干部是15名。市委正是基于对这些情况的准确把握,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干大家之所求,经过反复酝酿研究,出台了这四个方面的政策。
三是市委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永州未来的战略考虑。这次干部选拔交流,重点是年轻干部,这是着眼长远的战略考虑。这次从乡镇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素质好的年轻干部到市直部门;从市直部门选派一批2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直接到乡镇X委书记的位子,给他们舞台、给他们台阶,给他们压担子,这是市委特别是市委主要领导从永州长远出发的深谋远虑。前不久,有的同志跟我讲,担心年轻干部到基层搞不下。要我看,这不是年轻干部是否“搞得下”的问题,而是能否“搞得上”的问题。如果不早点给年轻干部压担子,他们永远成熟不了。战争年代,二十多岁的军长、师长不是也干得很好吗?人家国外三十多岁的总统,还不是照样得心应手?戴什么样的乌纱帽,象什么样的官。我看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在省里,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