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918
2024年1月
在全市开展“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速、环境大优化”
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1月6日)
元旦刚过,我们就在这里召开千人规模的大会,全面总结去年“发展提升年”和优化投资环境工作,动员开展“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速、环境大优化”集中整治活动,这充分说明作风效能和发展环境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极端重要,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抓好作风、提升效能、优化环境的信心和决心,也充分体现以这次会议为标志,市委、市政府将以更铁的纪律、更硬的措施,来抓作风效能和环境建设,争取以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效能、一流的环境,为加快核心增长极的打造、完成市第十次X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刚才,大家观看了暗访片,俊卿同志总结了去年工作、部署了今年任务,学仁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鸿星同志部署了整治活动,作全同志宣读了问责办法。这些都是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优化环境的一系列举措,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更多资料 +微信:
下面,我围绕为什么要开展“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环境大优化”集中整治活动,什么是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效能、一流的环境,以及如何建设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效能、一流的环境三个方面,谈点意见。
一、为什么要开展“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环境大优化”集中整治活动
作风效能和环境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要认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这么几种关系:一是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生产要素,在诸多要素中,什么要素都可以引进,唯独发展环境要靠自己创造。良好的环境是聚集生产要素的磁石,哪里的环境好,哪里就能吸纳更多的资本、更多的人才、更好的技术,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资金、人才、技术集聚的“洼地”。实践证明,谁的环境具备优势,谁就能吸引更多的资源,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这些年,南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与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和优化环境分不开。新时期省委、省政府赋予南昌“打造带动全省发展核心增长极”新的历史使命,我们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要完成好这一任务,优化发展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更为重要。二是开放与环境的关系。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开放就能赢得发展商机,赢得发展空间,赢得发展要素,而环境的优劣是对外开放至关重要的因素,“良禽择木而栖”,资源、资金、资本等发展要素总是加速向经济环境好的方向流动,企业与企业家总是选择综合环境优越的地方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是扩大投资、吸引人才、聚集生产要素、培育市场主体和营造亲商、安商、便商、富商良好氛围的必由之路。南昌作为内陆欠发达的省会城市,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必须把扩大投资、加快发展作为重要发展途径。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生命线,优化环境则是扩大招商引资的生命线。三是民生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是生存之本、民生之基。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存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强环境建设,一方面是民生本身的应有之义,只有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保障有力、和谐稳定的环境,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也是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保障,我们抓民生工程更多的是体现在项目上,能不能实施好一大批利民生、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有没有一个服务项目的优良环境。对于南昌来说,如何做到抓民生促环境、抓环境促民生,是事关X群干群关系、事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事关人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工作。四是形象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是形象,良好的环境是一个地方物质文明、ZZ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和谐建设的集中体现。发展环境不优,不仅有损发展大局,也有损X和政府的形象。优化发展环境是整治X政机关的违规违纪现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X与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手段。这些年,我们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机关服务水平,城市形象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少数干部中身上还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给我市的发展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必须切实加以纠正。所以,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就是抓开放,就是抓民生,就是抓形象,其极端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要正视我们的现状。我们环境建设的现状是什么?总体是好的,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践行“六种作风”,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作风效能进一步好转;行政执法程序逐步规范,服务质量效率逐步提升,发展环境逐步改善。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刚才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我们更要十分清醒地看到,在当前形势下,发展环境仍然是制约我们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干部作风仍然是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不得不经常反思: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在发达地区能做,而我们做不成做不好为什么有些实践证明完全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到我们这里就难以推行为什么三令五申要求禁止的,有的单位和个人仍然我行我素为什么有些问题会议部署、领导批示多次,就是难以落实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发展环境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周边和发达地区相比,与基层、群众、企业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集中表现在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