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854


2024年1月
打造滨江滨湖城市森林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的交流发言
(2010年4月27日)
森林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没有孩子的家庭没有希望,没有树木的国家同样也没有希望。纵观古今中外,无论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兴起,还是我国黄河流城文明的辉煌,都离不开茂盛的植被和丰沛河流的滋养。对于一个城市,森林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只有与良好的森林生态融为一体的城市,才称得上现代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武汉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是一座具有3500年文明传承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江城”之称,又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武汉自古就是森林怀抱、林水相倚的山水森林之城。千百年来,武汉人民与绿色森林相依相伴,与碧水蓝天相亲相融,不仅流传着“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动人传说,也传承了“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山水胜景。森林与“两江”以及众多湖泊一起构建起武汉的生态优势,成为武汉人民引以骄傲和自豪的自然禀赋。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武汉和其他城市一样,也面临着空气质量下降、“热岛效应”加剧等问题,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据专家测算,一辆奥迪轿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14亩人工林来吸收;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48万亩人工造林才能全部吸收。推进植树造林,创建森林城市,已经成为我市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振兴崛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打造低碳城市、建设两型社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水乡林城,生态武汉”的理念,全力推进城市森林建设,强化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努力把武汉打造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绿水生态城市。目前我市森林湿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50%以上,剔除水面后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5.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1平方米,38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城市森林标准。
我们主要做法有四点:
一、林城相融,塑造“城在林中”的生态环境哲学家海格尔说过,城市的本质在于诗意般地栖居
我们着眼于提升城市人民环境质量,大力实施“绿色武汉、城在林中”行动计划,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科学谋划森林城市总体布局。我们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长江干流和龟山—蛇山—九峰山为“十字形”山水轴线,以北部低山丘陵森林和南部珑岗平原湿地为生态“绿带"'精心打造三道绕城森林“绿环”,同时将城市周边湿地群和森林作为“绿樑'',通过森水生态廊道引入中心城区,构筑起“两轴两带,三环六樑,多廊多核”的环形、网状、放射式城市森林体系。
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结合实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