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124
2024年1月
以“最多跑一次” 改革为牵引持续加大各领域改革攻坚力度
(2018年6月20日)
X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年初,中共浙江省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大会,对推进改革强省作出全面部署。最近,省委又部署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强调要把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高举改革大旗,焕发改革激情,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持续加大各领域改革攻坚力度,把改革红利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优异成绩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更多资料+微信:
一、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使它成为推动各领域改革的强大引擎
“最多跑一次”改革,既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也是推动各领域改革的强大引擎。目前市、县两级行政审批类“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分别达89%和93.6%,越往后改革的难度越大。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锲而不舍地抓实抓好这项改革。
(一)实现审批服务标准化全覆盖
今年省里提出的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要在年底前全面实现“受办分离”。推进“受办分离”,前提是要有一套可落地、可操作的标准。要以打造标准化事项、标准化流程、标准化窗口、标准化服务这“四标”体系为核心,扎实做好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的工作,推动形成“窗口受理无差异、地区受理无差异、线上线下无差异”的审批服务模式。
(二)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
重点是要打破“信息孤岛”,解决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领域的基础设施条块割裂、网络联通不畅、业务系统缺乏协同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强化改革共同体意识,加快推动各自业务系统与全市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共享平台协同对接,并为全省大数据中心留出链接端口。同时,要抓紧建设人口、法人单位、信用信息、电子证照、办事材料等基础数据资源库,构建标准、安全与运维支撑体系,早日实现居民“一证通办”、企业“一码全办”。
(三)推进“最多跑一次”长效化建设
“最多跑一次”改革有两个容易导致“翻烧饼”的难点,一个是窗口受理人员业务素质问题,还有一个是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问题。关于前者,宁波探索比较早,也有了一定成效。市编委办、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要抓紧研究,尽早在全市层面建立规范高效、特色鲜明的制度安排。关于后者,省里要求是年底前实现所有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这项工作难度确实比较大,下步要在集成服务上做些文章。比如在审批集成方面,把投资项目和与之相关的审批要素装在“一个笼子”里,实现审批职能、人员、项目“三集中”,项目生命周期“一条龙”全服务。又比如在中介集成方面,积极探索中介联合体模式,同步进驻审批服务中心或者投资项目服务中心,强化中介资质和服务质量监督,实现一次中介委托、一个综合报告、一次报批完成。
二、深化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改革,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新鲜经验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这标志着由宁波率先探索建立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上升为全国推广的制度建设要求。日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发布了宁波市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这项改革,不是老调重弹,也不是小修小补,而是一次全面的优化升级,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新鲜经验。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一)修订升级原有清单
各区县(市)要对照市级清单抓紧修订升级原有清单。总的原则是要清晰界定村级权力边界,压缩模棱两可的操作空间,堵住规避监管的漏洞空子,扎紧防止权力滥用的制度笼子。同时,要鼓励镇村在市、县两级清单的框架内,根据自身实际修订升级本级清单,确保务实、管用、可操作。
(二)切实强化制度执行
从近几年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推广情况看,最突出的问题不在清单本身,而是执行不力。要开展专题培训,确保所有镇村干部、联村干部、农村X员、村民代表都能基本熟悉清单内容、操作程序和工作要求,都能较为熟练地执行清单制度。要严格落实农村X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级所有收支、债权债务、合同履约等都要逐项逐笔公开,对反映小微权力运行过程的原始单据也要同时公开,切实做到“能细化的尽量细化,应公开的全部公开”。要加强督查考核,把清单制度执行情况与村干部经济补助、村庄项目投放、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对执行好的,要给予奖励鼓励;对执行差的,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