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220
2024年1月
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 凝心聚力推进“两个率先
在全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12日)
在江苏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推进“两个率先”处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贯彻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和省第十二次X代会精神,表彰全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交流经验,部署任务,这对于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肯定全省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将其作为一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ZZ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动劳动关系协调稳定、和谐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全面贯彻劳动法律法规,先后制定了《实施工会法办法》和《劳动合同条例》、《工资支付条例》、《集体合同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安全生产条例》、《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等“一办法六条例”,以及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资集体协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政策文件,和谐劳动关系建设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是职工劳动权益持续改善。健全企业工资分配决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等制度,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有力维护了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劳动报酬权益,基本解决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劳动者平等就业、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职业技能培训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企业主体责任不断强化。连续三年实施集体合同“彩虹计划”,连续四年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连续六年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企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更加完善,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8%以上,已建工会的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
四是三方协调机制作用突出。坚持把完善政府、工会、企业代表组织三方协调机制纳入社会建设总体部署,积极推进三方协调组织“运行实体化、资源社会化、工作长效化”,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的来看,全省劳动关系协调稳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整体走在全国前列。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罗志军书记全面介绍了我省的经验和做法,20家企业和3家工业园区受到了国家表彰。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劳动关系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同工不同酬;一些地区、一些行业的一线职工工资水平偏低,增长缓慢;有的企业劳动条件差、超时加班加点,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不到位;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健全,人文关怀不够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置不当、解决不好,就会损害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对此,各级X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以解决,推动劳动关系朝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深刻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
今后一个时期,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特别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因素将更加复杂,协调好劳动关系更加重要。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省第十二次X代会提出以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为统揽,着力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以及和谐程度的高低,既关系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的实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