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325


2024年1月
在加强税银合作支持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推介会上的讲话
(2015年5月29日,根据记录整理)
今天,我们召集六县区、市国税局、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并邀请全市180多家企业负责人召开这样一个推介会,就如何扩大融资、扩大信贷、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进行座谈,既有象征意义,又有实际意义。所谓象征意义,就是我们想释放一个积极的信号,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政府将全力以赴关注和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关注和支持企业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所谓实际意义,就是由金融机构推介金融创新产品,以便企业通过金融创新产品的运用解决融资问题。刚才,几位金融机构的同志介绍了他们已经推出和将要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市国税局从自身职能特点出发,紧扣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存在的关键节点问题,就如何破解难题作了深入调研,并与各家金融机构作了深入对接,使这些金融产品融入了政府及国税部门的信用,使这些产品的针对性、成效性更好。我相信,通过这些产品的开发和运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会有所缓解。这个问题的缓解,对小微企业至关重要,对我们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发展也非同小可。下面,我对银行、地方和小微企业分别讲几点意见和要求。
一、对银行来讲,希望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金融产品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下,都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能不能发挥好金融的作用,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体现的是地方政府把握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方法是不是科学,也体现了我们小微企业以及银行的胸怀、态度和成效。对银行来讲,就是要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金融产品,支持好地方经济发展。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大家高度重视。更多资料+微 信:
第一,要深刻领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价值取向,扩大信贷规模、加快放贷步伐。2014年以来是我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力度最大、宏观经济政策出台最多的一个时期。一方面是应对全球经济下行而果断采取的激励措施;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必须要通过微观和微刺激政策的出台,利用更多的经济手段来调结构、稳增长、转方式、惠民生。今年以来,全国经济持续下行,而且下行的压力在不断加大。一季度GDP增长7%,虽然在合理区间,但已经到了合理区间的下限。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已经连续出台了许多政策,其中与我们金融有关的就是:两次降准降息,除了普遍的降准降息以外,还在扩大农发行业务、扩大国开行支持地方经济重大项目方面有了新的举措。这些政策时间有前有后、力度有大有小,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就是要加快放贷、扩大信贷,通过放贷和信贷规模的扩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兜住7%的底线。所以说,这些政策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希望各金融机构要深刻领会和理解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整方面的价值取向,破除条条框框太多、门槛过高、方法陈旧、机制死板等瓶颈制约,切实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第二,要树立共生共荣理念,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银行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必然是共生共荣的。我们有多大的经济总量,就有多大的存款余额;有多大的存款余额,就可能有多大的放贷规模。地方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富裕了,企业赚钱了,银行的日子会更好过。反过来,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大了、投放的资金多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