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322
2024年1月
在全省矿山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现场培训会上的讲话
(2019年9月19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省厅在白银靖远煤业集团召开全省矿山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现场培训会,这是继8月全省化工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现场培训会之后,又一次规模很大、层级很高的会议。主要目的是推进“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这一治本之策,推动安全生产这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各行各业全面铺开,并在重点行业得到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以矿山企业为重点,是立足于甘肃基本省情和矿山企业的实际。煤矿、非煤矿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甘肃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造福百姓、吸纳就业、贡献社会的产业。正因为有这些产业的存在,我省才建立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才能够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能源、原材料。无论在什么时候,这些行业都是社会原始财富的创造者,从事这些行业工作的人员都是值得全社会尊敬的人。但另一方面,矿山企业也是危险系数较高、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安全生产压力很大的行业领域,要促进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保证生产的安全,在矿山企业推行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现实的必要性。
这次会议之所以选在靖煤集团召开,主要是靖煤集团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生产,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用安全文化引领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正因为如此,靖煤集团在矿山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威胁很大的情况下,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保持了安全生产水平持续稳定提升。这方面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全省煤矿、非煤矿山企业学习借鉴。
这次会议也是省委、省政府两个《意见》印发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今年8月23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全省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意见》,这两个意见与2017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构成了我省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发展蓝图、是基本遵循、是尚方宝剑。只要把三个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成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就会取得重大进展,安全生产水平就会得到稳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就会得到持续提升。围绕贯彻落实两个《意见》,我们将出台指导意见,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印发,专业化隐患风险排查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也基本成型,希望大家从全局出发,认真思考研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思考研究安全生产水平巩固加强的问题,思考研究安全生产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分量问题,把三个《意见》贯彻落实工作抓紧抓好。
下面,我就加强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本质安全体系
(一)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是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这些年来,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安全生产主要指标持续大幅度下降: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2000年前的8.45下降到现在0.139,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从2000年的2670多人下降到2018年的700多人。全国也是如此,昨天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发布数据显示,全国从最高峰每年事故死亡人数14万人下降到去年的3万人。安全生产水平的稳步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带有根本性的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构建了“X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责任体系,各级X委政府高度重视,监管部门强化检查,形成了对企业的外在压力,对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工艺技术设施水平的提升,能源结构的改善,一些矿业生产逐步退出,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近些年来,我省煤矿投产标准从原来的1万吨提高到3万吨,再提高到9万吨、15万吨,今年已明确提出对30万吨以下的煤矿进行分类处置,一大批安全风险大、生产工艺落后的产业被淘汰,不仅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也促进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安全生产是永无止境的工作,只要有生产就必然有安全问题,而且我们的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把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使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根本好转,只有建设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形成企业自我完善、持续改善的内生机制,才能形成牢靠的安全生产基础,使事故真正可防可控。因此,建设企业本质安全体系是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也是新型应急管理体系六大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是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有效途径。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政府履行监管责任,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没有监管是不行的,但完全靠监管也不行。监管的最终目的就是督促企业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行到位。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哪几个主体?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企业是安全规章制度制定执行的主体。企业的安全生产是有标准的,有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也有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和规范是安全生产的基石,但是这些规章标准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企业在实践中探索摸索,形成了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最终成为国家标准。因此,企业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的主体。第二,企业是安全教育培训的主体。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要实现全员覆盖,监管部门可以培训矿长等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关键技术岗位的人员,但要把每个员工都培训到位,还要靠企业来实施,企业的全体员工,从董事长到一线工人,从班组长到包括保安在内的每个岗位的员工,都应当而且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企业是培训的工作主体,也是责任主体。第三,企业是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的主体。在安全监管工作中,查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