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292
2024年1月
在全市环境保护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17年3月24日)
这次环境保护暨大气污染防治推进会议,是近年来我们围绕环境保护工作召开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安排任务最具体的一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承担守住一方净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责任和决心。刚才,市委、市政府和6县区、37个市直部门签订了环境保护责任书,这是各县区、各部门的一道军令状,希望年底大家都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毛书记讲话精神和做好今年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思想认识要提高强化
实践证明,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推进任何工作都很难见实效。生态环境问题涉及范围极广、工作难度很大,要做好保护工作,首先必须提高和强化思想认识。所谓提高,就是思想认识水平要达到应有水准,向中央的决策部署看齐;所谓强化,就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具体来讲,就是要把思想认识提高到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上,深刻理解其重要含义和新要求、新任务;统一到中央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上,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看齐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上来,增强遵守法规政策的思想自觉,形成遵守法规政策的行为习惯。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呈现出三个“越来越”的新特点和要求:
一是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否则不但影响发展、影响长远,最终还会毁灭人类自己。
二是越来越严格。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更加健全和严格,现在又有了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责任追究办法和领导干部离任、自然资产资源审计办法,工作的责任和要求之严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
三是越来越规范。国家加快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每个功能区是干什么的,不但会落到图上而且要落到地上,最终还要落到项目上;要划设生态红线,红线以内坚决不能碰;还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对一些特殊区域要实施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加严格的保护。面对越来越重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的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三个不能”:一是不能有侥幸心理,要有高度的警觉;二是不能有只顾眼前的作为,要有终身负责的担当;三是不能有应付差事的整改,要有常抓不懈的部署。《X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要求损害生态环境终身追责,只要任期内造成生态破坏,若干年后倒查起来是谁的责任还得谁承担。所以,市县两级一定要做到“三个不能”,采取有效办法,常抓不懈,确保生态环保上不发生系统性问题。更多资 料+微信:
二、举措办法要求实务实
生态环境问题由来已久,某种程度上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副产品”,解决好生态环保问题,不仅需要鲜明的态度,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举措上必须做到求实务实,这是因为以下原因:
一是环境问题范围极其广泛。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生态环境问题,既包括我们全部生产领域,也包括我们全部生活领域。
二是环境问题成因极其复杂。环境问题的成因有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人类传统生活习惯以及为了满足衣食住行及多样化需求不断消耗资源造成的,还有体制、机制等ZZ方面的因素。
三是生态环境问题有漫长的历史过程。据资料记载,甘肃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地方,因此才有黄河古象化石出土,但从明朝中期开始,大量的移民垦荒毁林造成水土流失,变成现在的荒山野岭。祁连山张掖境内60年代开始出现大规模开发,先后经历了70年代以砍树为主、80年代以挖矿为主、90年代以水电站建设为主、2000年以后以旅游建设为主的四轮大规模人为开发。正因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所以解决好环境问题,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态度,又要有科学的办法和求实务实的措施,否则就可能治标不治本。所谓求实,就是要立足当前工作实际,从根本上实实在在解决环境问题;所谓务实,就是要有合理的成本、科学的方法,追求最好的效果。最近,我们围绕生态环境治理,在全市上下雷厉风行实施“1+7”工作方案,形成了大整治的浓厚氛围,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工作成效也非常明显,但同时也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