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294


2024年1月
在全市生态工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2月26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市生态工业发展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既是贯彻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张掖工作指示精神,落实“3341”项目工程的重大举措,也是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理念、完善生态经济发展思路、推动生态工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步骤。刚才,市委陈书记作了重要讲话,陈书记的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阐述了生态工业发展的理念、思路和举措,为全市生态工业发展乃至张掖的率先转型跨越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广平同志就《关于加快生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作了说明,这个意见是在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基础上产生的,其目的是更好地解决生态工业发展中的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发展重点、奋斗目标、资金投入、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促进生态工业健康发展、快速发展。今天已将征求意见稿发给与会同志,希望大家着眼全市大局,立足工作实际,认真讨论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使之更加完善,更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陈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生态工业发展讲几项重点工作。
一、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谋划工业发展
生态不仅是发展之基,更是生存之基。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重要位置和由黑河造就的绿洲的特殊地理条件,决定了张掖不仅是河西走廊的生态重镇,而且是关乎全省、全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决定了张掖保护生态、改善生态、建设生态的特殊重要性。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的资源禀赋,确立了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战略定位和“率先实现转型跨越”的总基调、“做大做靓宜居宜游”的战略基点,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努力彰显“多姿多彩多优势”的特色风貌,加快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是张掖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张掖推进生态工业发展最鲜明的比较优势。X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战略纳入了“五位一体”建设的框架之中,既为我们加强生态保护、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加快经济发展、为生态建设提供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之所以召开这次大会,之所以把张掖的工业定位为生态工业,就是要贯彻X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战略部署,更加自觉地用生态文明的理念谋划经济发展、谋划工业发展,努力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生态立市的价值取向。就是从张掖生态保护建设的特殊重要地位出发,始终牢固坚持生态优先的路径选择,确立生态保护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把市委提出的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坚持好,把生态经济功能区建设的功能发挥好,把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巩固好、发展好,坚持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要把生态工业作为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作为体现生态经济价值的重点和增长点,用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优化的成效、财政增收的成果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变化,增强全市人民走具有张掖特色发展之路的信心,更加坚定发展生态经济、率先实现转型跨越的决心,在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共识,构筑起坚实的思想基础,形成强大的、持久的合力。
二是用生态文明理念谋划工业发展。坚持把资源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产业集群化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主攻方向,把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发展优势,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三是不断丰富生态经济的内涵。生态经济是把生态与经济统一于一体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这就是:生态保护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目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是基本途径,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生态工业、现代农业是发展重点。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经济的内涵并且体现到整体发展的规划上、体现到发展生态工业的计划上,使生态经济不仅能发展,而且能富民、可持续。
四是要把保护生态作为工业项目建设的先决前置条件。在产业布局上、项目选择上严格环境评价,优先考虑保护生态,努力做到不污染人居环境。在项目建设上,严把环保建设关口,在资源能源消耗特别是水资源消耗、环保设施配套、污染物排放等关键环节,做到设施最先进、流程最科学、操作最严格,把工业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更多 资料+微信:
二、要以高标准园区建设推动工业聚集循环发展
张掖是全省园区资源最富集的市州,目前有五个省级工业园区和一个工业集中区,各县区都有园区,一些县区还有一园二区甚至一园多区,这在全省十四个市州中是绝无仅有的。但张掖又是园区层次低、聚集效应小、产值利润少的市州之一。到去年年底,全市园区规划面积达183.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55.94平方公里,工业产值为182.43亿元,仅相当于天津泰达工业园区的2%;相当于占地388平方公里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0.4%;相当于占地288平方公里的苏州工业园区的0.5%,差距显而易见。特别是由于缺少优势主导产业和大企业的带动,资源循环利用率不高、产业链条不长,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发展和壮大园区,就是要提高工业的集约化、集中度,把发展工业从面上开花变为到点上突破,把分散发展对生态造成的面上的破坏转变为在点上可控制范围内的影响。省委王书记在对我市“八个一”的工作指示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新型工业产业园,明确要求各县的工业项目都要入园建设。这一指示,既符合工业发展的规律,也更切合张掖的实际,我们应当认认真真考虑,扎扎实实落实。
总的思路是:以现有园区为依托,以提高集约度为目标,以市场化运作为基本手段,市级主导,县区共建、利益共享,做大做强。
以现有园区为依托。就是选择一个或两个地理位置、基础条件、发展空间、资源禀赋相对较好的园区,通过扩园改造或一园多区的模式,建成一个规模在100平方公里以上、产值超千亿元的大园区。从目前的基础条件和未来的市场成长性来看,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民乐六坝循环经济园区具有比较广阔的前景,可以作为全市工业园区的首选。两个园区要按照面积百平方公里、产值超千亿元的标准,加快总体规划的修编,尽快完成近期建设片区的控制性详规,3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