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275
2024年1月
在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5年11月19日,根据记录整理)
自5月底入围全国“双创示范”城市以来,我们抓紧进行了方案的论证、细化、报备和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近期推动的速度明显加快,应该说已经到了实质性建设阶段和要产生成果的时候了。刚才,安国锋同志通报了前一阶段进展情况,方太副市长对已经出台的3个政策作了具体说明,以期尽快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双创示范”城市建设,为全国、全省提供成功经验和范例。更多资 料+微信:
“双创示范”城市建设,是国家改变资金使用方法所作的一项重大探索。国家层面把原来分别由五个部委掌握的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小微企业扶持资金集中起来,整合支持15个创业创新示范城市聚力发展。国家对这些城市的“双创示范”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能够形成十几个有示范意义的城市,让全国来学习、复制,从而放大创业创新效果,这也是国家制度设计的初衷。对我们来讲,这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3年后我们必须要给国家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产生出一批创业创新的实际成果和鲜活经验,这是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目前,“双创”工作还没有非常成熟或者直接拿来就能用的样本,绝大多数工作对我们来讲,都是新的任务,都需要积极探索,都是完全崭新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学习探索中前行。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明确“双创示范”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建设“双创示范”城市,就是要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并且在一个城市内形成一种氛围、形成一种机制。但创业也好、创新也好,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全民的参与、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怎么做?我想要明确以下三个原则:
1.坚持就业优先。创业和创新,创业只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创业的动力。创业可以带动就业,就业可促进创业,这就是创业和创新的差别。对我们张掖这样一个要素支撑条件比较薄弱的地方,必须突出对就业的带动,当我们通过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从现在的劳动输出地变为劳动力流入地的时候,那么我们的创业创新就算结出了硕果。要把通过创业来吸纳就业、扩大就业作为“双创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要看我们的创业创新基地是否取得了成效,就要看我们的就业是不是增加了,就要看我们吸纳外地的劳动力是不是增加了,就要看我们创造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是否扩大了。因此,我们的“五免一补”政策,首先要求达到一定的就业数就补。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口,他就有工资、就要消费,我们虽然把企业所得税返还了,但是员工的工资却通过消费营业税又转化成了政府税收,而且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税收。各县区、各行业在考虑“双创”政策、扶持办法、产业的门类等各种要素时,都要把鼓励吸纳和扩大就业摆在第一位。我们未来考核就业、考核“双创”是否取得了成效,也要把吸纳就业、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放在第一位。
2.突出创新驱动。“双创示范”基地,创新是应有之义。而这个创新在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中,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涉及政府创新,二是涉及企业创新或市场主体创新,这两个方面的创新结合在一起,才是“双创示范”基地创新的完整含义,也才符合国家对“双创示范”城市提出的目标要求。从现阶段的实际看,如果没有制度和政府服务的创新,我们就很难吸引要素。反过来,企业如果没有营销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也很难存活下去。所以说,创新驱动是基本原则,也是“双创示范”的根本动力。从张掖来讲,拿什么吸引人?区位、交通、自然条件等要素禀赋,我们没法和发达地区相比;而对企业来讲,现在任何一个行业基本都是过剩的。在这种条件下,要把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起来,要把创业创新做好,要让企业生存下去、壮大起来,就离不开创新。
从政府角度来讲,要突出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制度创新。我们要制定最优惠、能操作的政策,让这些政策对创业者产生吸引力,降低创业成本,这就是制度创新。这次出台的政策,先前被推翻了好几次,开始的时候搞了几十条,读起来很费劲,把它发给社会公众,很不容易理解。后来我们把它搞得很简单、很直接。优惠政策不求完美,但只要把关键节点把握住,简明同时有可操作性并且有效,那么这个政策就是成功的,就是符合实际的。当然,有些内容还可以在运行过程中逐步修订完善。各县区、各行业、各部门在创新制度建设时,也要按这个思路来设计,不要搞得很复杂。二是服务创新。现在政府对企业的服务,仍然停留在坐等上门、审批为主的传统定式上。试问一下,这么多部门在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但提供过哪些实实在在的服务?有的非但不是服务,而是增加成本。推进创业创新,就是要把服务观念从坐等审批转变为主动服务。此次资金使用办法,我们就没再搞申报制,钱先放下去,市上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然后由县区自己去做、自主去做。瞅准了的就要下决心加快干,看不准的慢慢来,不能囫囵吞枣、泥沙俱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