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438
2024年1月
在全市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9月14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全市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大会是继去年县域经济和招商引资暨项目推进大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对今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议,同时也是积极面对当前形势,全力以赴稳增长,迎难而上促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民营经济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全力以赴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类民营经济组织发展到5.9万家,注册资金达266.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451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52家;全市民营经济以18%以上的速度发展,增加值完成308.6亿元,占全市GDP的63.5%;上缴税金41.6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1.3%;出口创汇17.2亿元,占全市总额的53%。民间投资共完成101.9亿元,同比增长56.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2.7个百分点,占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直接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1.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和1-8月份我们全市投资增幅一直在全省11个地市保持第一位这样的好成绩,主要就是依靠投资拉动招商引资,本土企业的投资拉动了31.7个百分点。在城区、开发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都在80%以上,泽州、高平、陵川各占一半以上,阳城、沁水占三分之一以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现在说发展民营经济,其实过去我们很多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纳入民营经济里面去了。真正的纯国有企业也没有多少,就是所谓的国有控股企业,像晋煤集团、兰花集团等。不仅是晋城,全国各地都是这样。除了大的、垄断性的或者传统的大企业之外,基本都是民营企业。所以说,民营企业真正是主体。大家不要以为一谈民营经济,我们就是弱势,好像还有更强大的,应该对我们自己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充满自信。实际上,真正活跃经济的是我们民营企业,大家就是主体,一定要增强我们民营企业的自信心。
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扩大就业提供了机会。截至目前,全市有57万人在民营企业就业,占全部企业就业人员总数的80%以上,转移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以及下岗再就业人员,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城镇化发展以及促进城乡繁荣、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总量不大、规模较小、结构偏重、发展不平衡等困难和问题。我们一直说晋城的“五小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发展的时候,我们的乡镇企业在全市、全省的民营经济发展中一直都处于领先的地位,可是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形成在全省领头的、哪怕是某一个行当里边的大企业呢?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思考这个问题。晋城人素质高,晋城市是传统的手工业非常发达的一个地方,说明我们是非常勤劳智慧的。但是我们在全省没有做大,这是什么问题?往往我们太聪明的时候,胆子就不大了,可能是因为思想上受到约束,小日子过得太好,也不想冒风险等等原因,还需要我们去认真总结。如果要推进我们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就需要对自身存在的局限有清醒的认识。
我今天这个讲话,是想跟民营企业家谈谈我们晋城“十二五”将如何发展?我们将发展哪些产业?这是市委、市政府从去年以来的发展思路。我给大家讲这些要干什么呢?就是要让民营企业家知道“十二五”发展的思路。我们宏观上怎么往前走,大家心里有了这个数之后,会对在微观上的投资、操作、建厂起到一个坐标的作用。大体上就是这样一个走势,怎么选择投资项目,怎么选择投资方向。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市委、市政府“十二五”对晋城市发展的思考。最后我再讲一讲怎么创造环境,怎么样为我们的民营经济提供一些便利的条件。
一、民营经济要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的、最基础性的问题就是怎样发展,用什么样的思路去发展。思路就是确定方向和发展的方法。“十二五”我们转型朝着什么方向转,跨越靠什么产业支撑,民营企业家把这些问题把握住了,微观操作的方向就更加明确了。
“十二五”期间,我们晋城必须自觉地以开放思维把晋城放在更开阔的空间中,去谋划、去发展。晋城的发展不能局限在94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230万人这样一个空间中,我们不能只是用煤、煤层气以及与煤相关联的电和化肥来追求跨越。仅靠这些,我们既跨越不了,更无法转型。我们必须把晋城放在更加开阔的空间中,以开放的心态、开放的视野去谋划晋城。我们晋城有很多的优势元素,比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我们还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优势。如果“十二五”我们追求跨越发展,还是关起门来就晋城说晋城,那么我们的发展还是在既有元素上排列组合,组合来组合去还是那几种:煤、气、电、化肥。所以能形成四大产业,实际上就是我们过去把晋城既有的优势资源已经发挥到极致了。要想跨越式发展,我们就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同时寻找新的发展资源,与我们既有的优势之间进行组合,来设定跨越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就是我们要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两小时的经济半径,13个城市,6000万人口的这样一个空间内,在郑州和太原两个省会城市中间,以晋城为中心,两小时的车程,画一个圆,我们要在这个区域内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这就是我们“十二五”的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定位。
为什么要这样定位?晋城地处晋东南,往北看,离太原还有三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只有不到10000平方公里的地方,230万人口。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全省也不大。如果是以这样一种看问题的方式,我市很偏、很小、人很少,那么我们发展经济的空间就没有了,我们想象力就没有了。另外,我们日子过得也不错,不去大发展,日子过得还很好,实际上再发展也没什么空间了。你这么一想,我们还怎么跨越、怎么发展呢?我们怎么去保持我们的竞争优势、综合实力呢?所以必须拓宽我们的思路。不要仅往北看,更要站在晋城,环顾四周。往周边看,我们就是6000万人口的中心,而且在三省交界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晋城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是中部崛起、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处。过去都讲上X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我们看,晋城是三大经济战略的重合地,这也说明了我们在国家经济战略中的重要区位优势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