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428


2024年1月
青岛愿与全国企业家一起迎接大考
在2020夏季高峰会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的致辞
(2020年8月28日)
今天的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蔓延的疫情让世界变上加变,加之更加复杂的原因,世界秩序在剧烈而深刻地变动着,全球化遇到逆流,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快重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走到了一个新的重要时刻。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这么多中国第一排的企业家汇聚黄海之滨,共同来探讨“大考下的中国企业”这一现实而重大的话题,不由地让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总书记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2020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六届夏季高峰会确定这样一个主题,选择在青岛召开,这体现了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一以贯之的时代担当,也是正在努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青岛的荣幸。在辽阔的黄海之滨,纵论中国经济的大海,这让我们胸中更是激荡着波澜壮阔的意象。更多资料+ 微信: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曾是人民日报采写经济报道的记者,在座的不少企业家,都是那个年代我就认识的朋友。2001年冬天,第一届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在哈尔滨的亚布力召开,我应邀参加了那次盛会,我清晰地记得当年的那份冰雪中的热烈。当年论坛的主题是“新千年,新经济”,中国刚刚公布了即将加入WTO的消息,跨入千禧年的中国企业家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既充满兴奋又有几分忐忑不安。20年过去了,今天,再一次参加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与那时比也已经大不相同了,而话题也发生了大变化,那时,讲的是如何顺应全球化的潮流,今天谈的是如何面对去全球化逆流。不由得让人感慨,世界变化的真快啊!
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的企业家和企业,就是在不断地应对变化中成长与发展的。那么,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如何去顺应并引领这个新变化、迎接这个大考呢?我在这里提出几点个人的思考,与大家讨论,供大家参考和批评。
第一,要有更加强烈的创新图强的担当。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每一个人成长成功的年代都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你们都是抓住了自己那个年代的机遇脱颖而出的。你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你们在自己的年代创新图强。当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中国外在的世界环境变化了,世界同行和竞争对手们对我们的眼光和态度也变化了。因为,我们已经成长为了别人的环境。更多 资料+微信:
竞争从来就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超越,另一方面就是遏制。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感激所有助力我们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国家和朋友,而今天,有的人对我们“卡脖子”,我们的确很难受,我们必须直面与承受,这种承受使我们对竞争和发展有了多么刻骨铭心的新领悟啊!习近平总书记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创新能走多远决定了我们的经济能走多远,决定了我们的国家能走多远,当然也就决定了我们的企业能走多远。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创新、创新,创新的使命从来没有像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