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404


2024年1月
在全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园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6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昨天下午,全市产业大转型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对产业大转型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产业大转型的重点在工业大转型。今天,市委、市政府紧接着召开这么高规格的的会议,力力书记、本强主任、社招主席等四家班子的主要领导亲自出席大会,足见市委、市政府对新型工业化这项工作的重视。今天,会场安排得非常好,企业负责人坐中间,市直部门和县市区负责人坐两边,突出了企业的主体地位,充分说明了企业家的重要性。之所以这样讲,一是工业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产业大转型的主战场。因此,这次会议,也可以讲是推进产业大转型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再鼓励的大会。刚才,建中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去年的工作,分析了工业大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快工业大转型的要求和重点,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了具体部署;会上,各县市区长还向市政府递交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发展非公经济责任状。大家要按照会议和责任状的要求承诺,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更多 资料+微信:
一、工业要为产业大转型和大干新三年勇挑重担
这几年,全市上下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科学跨越、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先后开展了产业项目建设三年大会战、产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活动,为全市经济的强劲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呈现出贡献提高、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特点,在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排位中比2010年前进2位。在总量上,去年我们仅次于长沙、岳阳、衡阳,居第4位,超过了株洲、常德,这是很不容易的。今年省“两会”期间,省经信委的谢超英主任说,郴州工业在全省比重在不断提高,提高了将近一个百分点,这相当不容易。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3.1%,提高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9.5个百分点。在质量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9.7%,提高2.5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4.7%,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缴税金61.6亿元,增长24.2%。在后劲上,郴州氟化学、华信有色、富士电梯等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中国五矿、中国建材、中化集团等战略投资者落户郴州。
这些成绩的取得,全市上下和各方面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部署开展产业大转型等四大活动。就郴州的基本市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看,现阶段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工业仍将是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郴州的崛起首先必须是工业的崛起,产业大转型首先必须是工业的大转型。只有产业的支撑,特别是工业的支撑,我们郴州的发展才可持续。郴州的希望和潜力都在工业。
1.在思想认识上,要立足新高度。转型发展,首要的是要转变思想意识,重点是要解决好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郴州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历史形成的“两矿、两电、两烟”,6大高能耗工业长期占据全市规模工业的半壁江山。近年虽然有很大的改善,但体现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几个主要指标,如我市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仅为0.3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2个百分点,比长沙、株洲、湘潭分别低1.36、1.35和1.8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像为17.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5.8个百分点,比长沙、株洲、湘潭分别低37.4、28.7和30.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仅为9.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比长沙、株洲、湘潭分别低4.6、8.5和5.5个百分点。还有几个指标也体现我们郴州工业结构不优、层次较低。上市公司只有郴电国际1家,且郴电国际主业是水电,真正的工业企业上市的还是空白。商标方面,全市商标总数2698件,仅为全省商标总数的2.6%;全省著名高标有1200件左右,郴州只占3.7%;全国驰名商标郴州只有舜华鸭业和裕湘面业2家,仅占全省105件驰名商标的1.g%。这两个企业都是农口的,真正的工业企业驰名商标还没有一件。郴州工业创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远远低于我们在全省应占的份额。3月初到北京搞央企业对接的时候,我跟市工商局负责同志讲,我们应当抢抓机遇,今年千方百计把金旺、湘江、济草堂、宇腾、金贵等争创为驰名商标。在座的各家企业,有积极性的,要抓住机遇,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申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市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实现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的必由之路。必须认识到“转型是必然,转型越早成本越低,转型越晚包袱越重、难度越大、成本越高”。从目前的世界大势看,“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的历史教训很多。现在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转型就会落后,不转型就会被淘汰。这些现实的紧迫感相信企业比我们感受更深切。去年年底美国的老牌企业柯达公司因为转型不及时、创新不够而倒闭了,郴州一大批产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关闭了。我们现在的企业离“两型”的要求、离绿色发展的要求差距还很大,必须把转型发展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把工业转型作为产业大转型的主战场,主动转、加快转、科学转,赢得发展主动权,增创发展新优势。
2.在发展定位上,要瞄准新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通过大干新三年,力争在2014年实现GDP翻番、财政总收入翻番、城乡居民收入接近粤北地区水平。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工业,工业必须多作贡献。市里即将出台关于推进产业大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的决定和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大转型的实拴意见。工业方面,我们提出要实施工业转型发展“四千两百”工程,力争到201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总量占GDP比重达到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低于60%;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30%;有色金属产业总产值突破1600亿元,年均增长25%;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50%;工业实缴税金突破12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个以上。确立这样的发展目标,我想是必须的,既体现了“稳中求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有基础、可以实现的。关键是要围绕实现这一总体的目标任务,细化各项发展指标,明确每年所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并将责任落实到位。除了工业大转型外,郴州的农业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以现代烟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不仅在湖南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全国也有很大的影响。国家烟草局对我们发展现代烟草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而且对我们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还有8-9家全国知名的烟草公司也在我们郴州办基地。这也是郴州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通过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桂阳、嘉禾等地把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合怍组织发展起来了,农村各方面工作都有很大的提高。现在我们在搞“三百工程”,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全市烟叶收购突破150万担.这是我们郴州的特色,也是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一定要把它抓好。还有就是农产品加工,郴州也是很有特色的,如舜华鸭业和裕湘面业,拥有我市仅有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