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498
2024年1月
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19年6月6日)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加快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风景这边独好”品牌效应,提速建设旅游强省。
省委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实施了旅游强省建设。省委书记刘奇同志就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反复作了强调,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而且身体力行,亲自调研、亲自指导、亲自推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今天的会议,也是对省委关于旅游产业发展决策部署和刘奇书记具体要求的再落实。
长期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工作非常关心,在项目、资金、政策、平台等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2019年5月11日至12日,雒树刚部长亲临江西调研指导,并就做好我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天,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司高政司长又在百忙之中到会指导,为我们加油鼓劲。
昨天,大家实地参观考察了宜春市智慧旅游、同济明月山国际康养中心、宜春禅都文化博览园、万载古城、铜鼓天柱蜂、汤里文旅康养度假区等重点旅游项目,充分感受了宜春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刚才,我们对2018年度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宜春市、上饶市、鹰潭市、九江市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2020年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地赣州市作了承诺发言。这次会议开得很有成效,特别是4个设区市介绍的经验值得认真学习借鉴。
下面,我结合今年大会的主题,谈四点认识和看法。
一、要立下加快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风景这边独好”品牌效应、提速建设旅游强省的雄心壮志
当前,我省正处在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的关键时期。2019年5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江西要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大爱,对江西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江西发展的殷切期望。实现好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西擘画的宏伟蓝图,旅游业必须担重任、作贡献。为此,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全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风景这边独好”品牌效应,提速建设旅游强省。
所谓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摒弃旅游业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之路,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层次、质量和综合效益。所谓充分释放“风景这边独好”品牌效应,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公认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放大品牌形成的产业规模和综合效益,进一步强化品牌的关联带动和辐射牵引效应,使江西的风景更具特色、更加秀美、更有吸引力,更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终生不忘。所谓提速建设旅游强省,就是要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我省旅游产业,使我省旅游产业各项主要指标的总量和增幅均进入全国前列,把江西建设成为国际化的、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这个前列不是第九、第十,而是要进入全国前五位。要瞄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而不是小打小闹、小富即安。
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风景这边独好”品牌效应、提速建设旅游强省意义重大。因为抓旅游就是抓高质量发展。中央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要求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首要战略。研究表明,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有近20个,间接相关的产业达90余个;旅游业每投资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5元的投资;旅游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收入4.3元。正是由于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力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地方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打造。抓旅游就是抓民生改善。旅游业就业门槛低、成本少、方式灵活,能显著增加全社会就业容量。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能够带动全社会增加5-8个就业岗位。旅游既是富民产业,也是民生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业,能够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抓旅游就是抓生态治理。旅游业被誉为“美丽产业”是典型的生态亲和型经济。世界旅游组织报告表明,旅游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2吨标准煤,仅为工业能耗的1/10。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有效降低污染排放,还有助于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所以,立下推进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风景这边独好”品牌效应、提速建设旅游强省的雄心壮志,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这份雄心壮志,源自于江西是发展旅游业的天然宝地。江西红色资源冠领全国,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绿色资源享誉世界,拥有5处世界遗产、4处世界地质公园和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等等;古色资源纵贯古今,有于年瓷都景德镇、于年名楼滕王阁、千年书院白鹿洞书院、千年古寺东林寺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资源正在开发或正待开发,也有不少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毛主席在《清平乐•会昌》中写道: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赞誉: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这是对江西旅游资源的高度评价。面对如此好的资源,我们要立下雄心壮志,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赞誉和期待。
这份雄心壮志,源自于我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作为展示江西形象的亮丽名片来打造,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产业来经营。特别是实施旅游强省建设以来,全省上下像抓工业一样抓旅游,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壮大。2018年,全省实现旅游接待6.9亿人次,同比增长19.7%;旅游综合收入8145.1亿元,同比增长26.6%,正在向万亿产业迈进。二是项目建设持续加快。2018年,全省新开工旅游项目90个,完成投资770亿元,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目标。2019年,投资过10亿元的在建旅游项目91个,目前已完成投资623亿元,接近2018年全年的水平。三是市场体系不断健全。目前,全省共有SA景区11家,4A景区151家;省级旅游集团1家,市级旅游集团超过10家。四是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江西风景独好”整体品牌深入人心,“最美乡村”等区域品牌和赏花、古村落、漂流、温泉等特色品牌越擦越亮。这些,都为我省打造旅游产业发展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份雄心壮志,源自于我们已经步入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喷发期”。2018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我省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均已进入大众旅游阶段,旅游不再是少数群体的专属品,而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必需品。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正在了解中国、走进中国、品味中国。这个时期,是国家政策导向的”窗口期”。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扩大高水平开放和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很多都涉及到旅游,这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多重政策利好。这个时期,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红利的“释放期”。近年来,我省相继实施了基础设施补短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优势日益增进,人文资源优势日益强化,后发赶超优势日益厚植,为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而言之,江西发展旅游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要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旅游强省建设,努力把江西打造成国内外一流的旅游产业发展高地。
二、要形成加快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风景这边独好”品牌效应、提速建设旅游强省的思维理念
虽然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但整体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还不匹配,在全国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形势。同时,旅游市场需求、旅游开发模式、旅游经营理念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旅游发展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当前,一些旅游资源禀赋与江西相似的省份,旅游业发展态势更为强劲,旅游总人次、总收入比我们更多、更高。我感觉,江西旅游业发展还存在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下手不够快,往往醒得早,但是起得晚,见事不敏锐,下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