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455
2024年1月
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2012年)
经过五年的不懈奋斗和一年来的冲刺攻坚,12月20日,我市终于荣膺了“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实现了全市人民多年来的夙愿。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总结表彰大会,共同回顾我们走过的奋斗历程,认真总结创卫工作的成果和经验,一起分享创卫成功的欢欣和喜悦。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创卫工作付出辛勤劳动、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
“国家卫生城市”是全国卫生创建工作的最高荣誉。2006年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创卫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建设“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的目标,举全市之力,整体推进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力加强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统一行动,着力健全城市卫生综合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促使城市环境明显优化,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创卫机制日臻完善,城市形象和品位进一步提升。在创卫的征程上,我们经历了曲折,创造了收获,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创卫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加强领导是关键,健全制度是基础,落实责任是根本。为此,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强有力的创卫领导组和指挥部,高度重视、高位统筹,全力推动。根据创卫标准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了50余项规章规定,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职责,使创卫工作有章可循,各项管理有制可依。凡是涉及到创卫工作的相关事项,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都做到了有力有效保障。针对具体问题,深入现场办公,敢于动真碰硬,及时解决创卫中的难点问题。市人大、市政协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听汇报,常检查,勤监督,提建议。城区作为“创卫”主战场,主要领导冲在一线,干在基层,身先士卒,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创卫工作。泽州县、开发区,市直卫生、住建、环卫、环保、工商、城管、交警、园林、食品药品等部门及街道居委会和驻市各单位齐抓共管,层层落实,使我市创建工作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势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创卫作为加快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与产业发展、软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在道路硬化、厕所改造、垃圾处理、河道治理、城市供热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全面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在环境卫生方面,投资1.1亿元建成并运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保障市区环卫作业,今年又投资200余万元,新购果皮箱2400个、垃圾桶1600个,投资300万元,新增71万平方米清扫保洁面积,背街小巷清扫保洁实现全覆盖。在城市道路硬化方面,先后投资20多亿元,改造景西路,延伸前进路,新建了白水街、红星东街、新市东街等16条城市道路,新增城市道路26公里。先后对老城区背街小巷进行了硬化改造,剩余的40条背街小巷改造今年全部完成,对泽州路、凤台街路面进行了罩面更新改造,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在城市绿化方面,坚持“因路建绿,因景配绿,一街一景,各具特色”的原则,投资2亿多元,全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两条高速路、两条外环路、两条城河、四个城市公园、四个城市广场、20个街头小游园的绿化建设;投资2.34亿元,基本完成占地1650亩的植物园建设,启动实施了主城区花园头河城东景观水系、滨河南路建设工程。同时每年坚持开展街头摆花工作,城市绿化水平、景观质量大幅提升。在环境保护方面,关停搬迁了市区工业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