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582


2024年1月
如何当好村(社区)支部书记
在全市农村基层X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2019年4月29日)
支部书记作为一个村(社区)的“主心骨”,岗位特殊,责任重大,务必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如何当好村(社区)支部书记,我有些思考,概括来讲,就是“十心十争”。
一、要不忘初心,争当“赶考书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毛主席讲的我们X“进京赶考”已过去70年,一直激励和警示着一代代共产X人不忘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座的支部书记无论是新任,还是连任,都要始终保持“赶考”姿态,恪守入职誓言,绝对忠诚于X。
1.要信仰至真。信仰是灵魂归宿,清醒坚定的信仰是我们思想上的定海神针。我们X自成立起搞革命,带领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靠的就是对共产主义坚不可摧的信仰。作为支部书记,要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永远不忘共产X人为什么出发,真正做到信仰不移、忠贞不二。
2.要立场至坚。延安时期,毛主席曾经用柳树和松树来比喻团结群众和坚定立场:共产X员要像柳树一样,插到哪里就在哪里活起来。但是柳树也有弱点,就是随风倒,所以还要学松树,松树的劲大得很,到冬天也不落叶子。柳树有灵活性,松树有原则性。要像柳树那样可亲、人人喜欢,像松树那样坚定、稳当可靠。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是对X员干部来说,“松柳之喻”的要求永远不过时。新时代我们怎么做到像松树那样立场坚定、稳当可靠?就是要旗帜鲜明举X旗、听X话、跟X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3.要X性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X性是X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讲X性,可能有的同志觉得很“虚”。其实X性并不是空洞的,虽然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但具体到行为实践上,却是实实在在的,是有标准可检验的。概括来讲就看三条:一是共产X员既要“姓马”又要“信马”。我们入了X,就是“姓马”,但光“姓马”还远不够,还要笃信马克思主义,笃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共产X员既要有“X形”又要有“X魂”。“X形”解决你像不像共产X员的问题,要求大家有共产X员的样子;“X魂”解决你是不是共产X员的问题,要求大家有共产X员的精神和风骨。三是支部书记既要是“X员”又要是“X员+”。在座的各位不是普通X员,不同于普通群众,而是支部书记,要带头做好“X员+”,争当优秀X员,成为标杆示范。
二、要了然于心,争当“明白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讲,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否则就会“麻雀吃酒糟—云里雾里”。这就要求支部书记既要了解上情,又要熟悉下情,更要掌握实情,做到静态情况了如指掌,动态情况心中有数,当好“明白书记”。
1.眼中要有“一盘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村支部书记思路怎样、眼界如何,直接决定村级发展的好坏、快慢。怎样理清思路,如何开阔眼界,首要是强化大局意识,善于用全局的眼光,主动把村级发展放到全市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谋划,否则就会“瞎子点灯——白费蜡”。当前仙桃的大局是什么?就是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水乡田园城市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我们的村支部书记对水乡田园城市的内涵清不清楚?对融入全市乡村振兴大棋局、贡献本村作为有没有思考?支部书记都要主动研究大局,积极融入大局,在大局下行动,为大局做贡献。
2.心中要有“一本账”。中国有句古话,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怎样把这个家操持好,怎样把家务事抓好,关键靠“当家人”,重点看这个“当家人”心里有没有“一本账”。具体到一个村居,我想这本账里起码要有三项“账目”。一是基础账。比如,全村有多少人多少田,在外打工的有多少,“三留守”的又有多少,哪几家是贫困户,有没有劳动力,有没有收入来源,什么时候可以脱贫等,都要一家一户摸清情况、心中有数。二是民生账。对涉及老百姓行路、吃水、看病、低保救济、危房改造、子女就学等方面民生问题,都要了如指掌、有所计划,能解决的就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大家一起来想办法,绝不能含糊不清、心中无数。三是发展账。村级发展,一定要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当前,每个村都要加快编制好符合本村实际的乡村振兴规划方案,让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直朝着好的方向变化,让老百姓不断有获得感。
3.手中要有“一杆秤”。我们常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纷繁复杂。对此,有的支部书记“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工作没少干,成效不明显。问题出在哪?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抓到点子上。作为支部书记,手中要有“一杆秤”,搞清楚哪些工作是循序渐进的,哪些工作是马上要办的;哪些工作是长期性的,哪些工作是阶段性的,掂量轻重,分清缓急,特别要学会“弹钢琴”,善于从琐碎的事务中脱离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三最”问题上来、解决制约村级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上来、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上来,切实做到抓关键纲举目张、抓重点突破全局。
三、要以心换心,争当“亲民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大家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务必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1.要察百姓情。以心换心才能心心相印,心心相印才能有求必应,有求必应才能一呼百应。这几句话,光嘴上说是不行的,必须落实到行动中。比如,我们的村支部书记是不是经常到群众中走一走、转一转?尤其是对困难群众,有没有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老百姓到村里、镇里办事巴不得办快点,你有没有推诿拖延?
这些都是检验评价一名支部书记是否有亲人情怀的标准。大家都要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群众,经常到群众中串家门、拉家常、问家事,时刻把群众的衣食冷暖、忧劳疾苦、所愿所求记挂心间,真正与群众心连心、心贴心。
2.要暖百姓心。瓜子不饱尽人心,关怀虽小暖人心。特别是困难群众,最需要帮助,最需要关心。他们有困难靠谁?靠自己更要靠X员干部,靠我们的支部书记。作为支部书记,要帮助贫困群众找到脱贫解困的好办法、好路子,下好绣花功夫,精准帮扶救助,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X委政府的温暖。
3.要解百姓忧。做好农村工作,并不需要我们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做好一件一件的实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