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556


2024年1月
在全市招商引资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7日)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抢抓产业转移机遇,着力夯实承接平台,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招商引资氛围进一步形成。全市上下增强了招商引资意识,形成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烈氛围。二是引资总量进一步突破。全市新签省外投资项目1213个,协议引资1674亿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达到1272亿元,超过2000—2009年十年总量,增长6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省外资金382.5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相当于2000—2006年七年总量,增长48.6%,高于全省17.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六位。三是项目体量进一步扩大。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86个,协议引资1132亿元,占引资总额的67.6%,比上年提高50.2个百分点。其中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4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项目平均单体投资规模达到1.38亿元,比上年提高2400万元。四是招商质量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逐步向“招商选资”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突破。新签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项目61个,协议引资128.4亿元。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户。五是招商政策进一步明确。相继制定了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六是承接平台进一步完善。全市现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3个,各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无锡工业园之所以落户郎溪,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这里建立了省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这些非标件产品可以就地检测。
招商引资的强力推进,直接促进了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我市在皖江示范区考核中仅次于合肥、芜湖,名列第三。特别是郎溪县大规模、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形成了令省委省政府关注、令外界瞩目的“郎溪现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相继批示,省委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