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700
2024年1月
在成子湖周边地区扶贫开发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3年10月31日,根据记录整理)
在全市上下大干四季度、冲刺全年目标的重要节点,在三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全面启动、快速推进的关键时刻,我们在这里专门召开成子湖周边地区扶贫开发推进会,充分表明了成子湖周边地区在全市扶贫开发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推进扶贫开发的坚定决心。刚才,会议通报成子湖周边地区扶贫开发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有关县(区)和部门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希望大家对照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全力打好成子湖周边地区扶贫开发攻坚战。更多资料+微 信:
推进扶贫开发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抓手,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X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X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不能如期实现,很大程度上要看扶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推进“两个率先”的重大任务、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大力实施“五方挂钩”、“四项转移”、南北共建开发园区等帮扶措施,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的扶贫开发路子。进入“十二五”发展新时期,省委、省政府根据形势新变化、发展新要求,进一步提高扶贫标准,全面启动了新一轮脱贫奔小康工程,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大整体帮扶力度促进集中连片经济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对西南岗地区、成子湖片区、黄墩湖滞洪区等全省六个相对集中的贫困地区实行连片开发、给予重点帮扶。今年年初,省委罗书记在成子湖片区调研时特别指出,“加快6个集中连片地区扶贫开发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全省上下一定要同心协力,啃下这块硬骨头”。李学勇省长在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支持苏北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要求只能提高不能降低,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这些为我们扎实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特别是加快三大集中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增添了信心、鼓足了干劲,同时也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从我市情况看,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立足于特殊市情和特定发展阶段,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抢抓机遇、合力攻坚,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提前一年完成上一轮扶贫开发任务。但我们也要看到,对照“2015年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小康标准、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的最新要求,我市仍有大量贫困人口,特别要如期完成以三大集中贫困地区为重点的脱贫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这三大片区中,西南岗地区自2006年启动实施整体帮扶开发以来,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工作推进机制,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黄墩湖滞洪区虽然启动较迟,但宿迁境内仅涉及湖滨新区的黄墩镇和皂河镇,面积较小、人口较少,脱贫难度相对较低;而成子湖周边地区,涉及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洋河新区四个县(区)、10个乡镇,贫困人口达11.6万人、经济薄弱村达53个,分别占三大片区总量的56.3%、45.7%,而且由于片区整体帮扶规划启动较迟,工作机制尚不健全,面临着任务艰巨、经验不足、主体多元等诸多难题。9月上旬,我到卢集镇谷嘴村驻点调研时深有体会,仅谷嘴村就有近一半低收入农户,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艰巨。可以说,当前推进扶贫开发的重点在三大集中贫困地区,而难点则在成子湖周边地区,这也是我们专门召开这次会议的原因所在。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市委最新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紧紧围绕“加快贫困农户增收和经济薄弱村发展”核心目标,认真落实“五方挂钩”和“五个一”帮扶机制,大力实施“五位一体”帮扶工程,扎实推进整体帮扶规划的落实,确保成子湖周边地区每年都有新进展、三年实现大变样。下面,我结合成子湖周边地区发展实际,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坚持以项目落地为重点,在大力争取和推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由于长期受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等因素影响,成子湖周边地区目前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如果仅靠自身积累和滚动发展,将很难如期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今年,为了切实加大成子湖周边地区投入力度,推动其更好更快发展,我们根据省“十二五”整体帮扶规划,编制了180个帮扶项目,计划总投资39.6亿元,项目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由于多种原因,截至目前,仅有23个项目全面完成、仅占项目计划总数的12.8%,还有53个项目尚未立项、占项目计划总数的29.4%。在这53个项目当中,既有因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没能按时间按要求报送,或因对信息掌握不准、政策研究不深,所编报的项目针对性不强、契合度不高,导致省里不予立项、彻底流失的;也有因沟通协调不够、落实力度不大、跟踪督促不力,导致省里暂没立项、结转到明年的,等等。总之,是由于主观上的因素造成了客观上的影响,给工作上带来了被动。此外,项目建设都有一个周期,根据省“十二五”整体帮扶规划安排,有些项目到2015年才能实施,如果按部就班等到2015年,势必将影响扶贫开发效果和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对此,我们一方面要严格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工作要求,对今年已经确定下来的项目,倒排计划,挂图作战,抓紧实施;另一方面要积极与省直机关保持常态化、动态化、制度化的对接和联系,认真细致研究,强化对上协调,抓紧做好2014年项目的编排、筛选和申报工作,统筹考虑2015年项目计划,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确保所有项目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