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698


2024年1月
在弘扬建市创业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8月12日)
岁月流金,华年溢彩。今天,是一个意义重大、非比寻常的日子。我们举行这样一个简朴而又隆重的座谈会,既是对地级泰州市建市18周年的最好纪念,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规定精神的务实举措,目的就是与大家一起重温建市之初的那种干劲、那种热情、那种精神,以利我们更好地立足新起点、着眼新阶段、把握新形势,解放思想再出发,科学发展再向前,努力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
刚才,几位同志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建市之初的一幕幕奋斗往事、一幅幅感人场景、一个个鲜活事例,无不由衷地让我们心生敬意、深表感佩。特别是我,作为一个新泰州人,深受教育、深受启迪,建市之初的这种创业精神,就是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泰州版”,就是泰州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18年来为泰州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和各位领导、同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围绕学习和弘扬建市之初的创业精神,我简要讲两点意见:
第一,泰州建市之初的创业精神,是我们必须牢牢记取的宝贵财富
18年前的今天,泰州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创业艰难百战多,火热实践出真知。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建市之初的创业精神,是新泰州人的“精神富矿”,是必须牢牢记取的宝贵财富。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指引下,全市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历届X委政府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书写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华彩篇章。这种精神,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
这是一种“筚路蓝缕启山林”的开拓精神,越多栉风沐雨、艰难困苦,越是励精图治、甘之若饴。建市之初,底子薄、基础弱、条件差是客观实际,无论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开篇布局,还是X政机关领导干部的力量配备,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那时的苦、那时的难可想而知,但大家吃苦不言苦、处难不畏难。你们的身影,留在了田间地头、工厂学校;你们的足迹,踏遍了城乡的角角落落。没有办公室,就到工作前沿、基层一线现场办公;没有住宿地,就和老百姓住在一起;没有食堂,就在路边排档简单对付。正是大家“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加倍苦干,一手抓筹建、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交接衔接、一手抓工作推进,才顺利开启了泰州发展的新纪元。
这是一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拼搏精神,既有“一张白纸好作画”的豪情万丈,更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激情飞扬。尽管地级泰州市起点低、起跑晚,但大家始终坚持高点定位、奋勇前行,不仅率先推开了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培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规模经济;不仅迅速构建了沿江沿路的对外开放格局,而且快速拉开了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乡建设布局。你们的身影像一个个破折号,诠释着泰州干部的坚韧坚毅;你们的脚印像一串串省略号,记载着泰州干部的自强争先。没有一股顽强向上的劲头,没有一股进取攀登的意识,就不可能有建市之初那些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这是一种“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团结精神,既有大气包容、兼收并蓄的宽广胸怀,也有携手并肩、风雨同舟战胜未来的精神力量。筹建地级市的短短几个月内,几十名同志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虽然同志之间职务有高低、分工有不同,但是共同的事业把大家凝聚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