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675


2024年1月
在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7年7月27日)
水是生命之源,水环境污染是人民群众的心头之患。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对水环境治理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和重要安排。去年12月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263”专项行动动员大会上,李强书记强调,全省上下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以高度的共识、高度的警醒、高度的自觉,把补齐生态短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打赢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攻坚战,其中黑臭水体整治是重点任务之一。前几天,吴政隆代省长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再次对抓紧做好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领导,统筹组织,精心实施,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得到扎实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在江苏大地上,一批又一批垃圾河变成了景观河,越来越多黑臭河变成了风景河,“昔日臭水塘、今日荷花香”的美景日渐呈现,“黑臭水体整治”在不少地方成为赢得百姓点赞最多的惠民工程。宿迁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虽然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但在落实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在整治黑臭水体、改善水环境方面,站位高、措施实、力度大、办法多,走在了全省前列。下午,大家冒着高温实地考察了宿迁市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现场,普遍感到触动很大、收获很多。刚才,部分城市的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相信对大家也很有启发和帮助。
关于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省政府已多次进行了部署,但以省政府名义专门召开会议还是第一次。今天的会议,主要是请大家现场看,同时请大家思考下一步怎么干。怎么干?我觉得,就是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从实现黑臭水体整治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问题既是干工作的起点,也是干好工作的动力源。只有针对问题干,带着问题干,用问题倒逼干,才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干在实处、取得实效。刚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周岚厅长在通报各市工作进展时,既逐一肯定了成绩,又逐一点出了问题和不足,指向很明确、针对性也很强。这里,我着重点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进一步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切实做到“抓紧干”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做任何事情,认识到位了,工作才能到位。从今天会上通报的情况看,黑臭水体整治进展总体不错,但工作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今年全省计划完成的101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中,仍有16条没有开工,其中淮安、南通、无锡3个市的平均进度还不足30%;即便是已经开工或完工的项目中,也有一部分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去做,整治不系统、不彻底,存在“重返黑臭”现象。什么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没有到位,没有真正认识到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打赢的硬仗。为什么说是硬任务?为什么说是硬仗?我感到可以从这四个方面看:一是国家关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尤其是“水十条”,我省“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和“263”专项行动,都对黑臭水体整治提出明确要求,具体目标也有明确规定。我们必须从讲ZZ的高度,把中央和省的要求全面贯彻好、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二是江苏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水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河水变黑变臭,水面不断缩小,水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历史的欠账总是要还的,我们责无旁贷、没有退路,既要确保不欠新账,又要努力还清旧账。三是省第十三次X代会鲜明提出了“两聚一高”的奋斗目标,江苏人民期待的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什么模样?生态问题,特别是水的问题,老百姓反映最突出、期盼最强烈,如果仍然“有窗不能开、有水不能看、有滨水步道不能走”,这样的“小康”肯定得不到百姓的认同,我们也会失信于民。这一点上,同样没有退路,必须将黑臭水体整治进行到底,决不能把黑臭、污泥和浊水带入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四是我们的邻居浙江省,近年来“五水共治”持续发力,明确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前全省彻底剿灭劣五类水。这方面,浙江显然走在了全国最前列,而我们仍在为消除黑臭努力,差距很大、压力很大。以上四点,没有大道理,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在推进黑臭水体整治上,必须认识再深化,站位再提高,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再强化。
二、进一步解决好工作机制问题,切实做到“合力抓”
推进黑臭水体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