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669


2024年1月
在全市扶贫督查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
(2013年11月14日)
三个督查督导组前一阶段,对整个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把面上的情况都带上来了。应该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前一阶段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难点、关键工作的突破上有了非常积极的变化,大家更加重视了、力度更大了、成效也更明显了。刚才,田洪同志讲的我都同意。具体工作还要抓紧抓好,我简单说几句。
第一,还是要不断地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农村工作面广量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到今天遇到了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所以,在扶贫开发过程当中,它的盲区盲点也肯定存在,关键是存在有多少、有多大的问题。我们全面小康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同步地解决2015年4000元以下的贫困户脱贫这么一个艰巨任务,就是要不断地补软补短补缺。那怎么样去解决,找到这个“软”,找到这个“短”,找到这个“缺”?怎么样去找到盲区盲点?光靠我们原来的、正常的工作机制是不够的,往往报喜不报忧,往往汇报成绩多,汇报亮点多,发现问题少,剖析差距少,所以要建立这么一个机制。这个机制把它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里分离出来,就是要把这项工作放在更加重要、更加专项的这么一个角度和高度,去把它督查得更实、更准、更好。实际上,大家讲了很多很多的情况,我现在最关注有这几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我们对扶贫对象的帮扶工作有没有真正到位,“一对一”结对帮扶有没有到位,这是我一直关注的事。大家说,有的是好的户子进去了,那好的进去了反正今年出来了不就完了嘛,这个事很简单,但是差的有没有进去是我最关注的事,差的真的被兜底了那也不怕,反正把它兜住了,差的又兜底兜不住必须通过开发式扶贫实现脱贫的,要确保“一对一”结对帮扶到位,做到真正的全覆盖,没有盲区盲点。第二件事,我关注的是什么,就是“一对一”结对帮扶在形式上都做了,在制度上都有了,但是成效怎么样?所以,我们怎么样去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就是要把它的效果提升上来。大家也讲,我那次讲话也讲了,“输血式”要变成“造血式”,讲很好讲,但做很难做。石泰峰书记最近又做了一次“微调研”,是上个礼拜六,我们搞贫困地区论坛,他来陪厉以宁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梅颖,然后半途就下去了,又去了泗洪,到界集走了三户。他其中提了一个问题就是结对帮扶,老百姓反映,“帮扶的人没有能力帮扶,他自己都没本事你还叫他怎么帮我呢?”我记得我在卢集的会议上,讲的就有一个培训的问题,市里对结对帮扶还做了培训,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