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655
2024年1月
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 奋力推动项目大突破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一季度项目点评会上的讲话
(2015年4月11日,根据录音整理)
刚才,大家观看了一季度各市区项目招引、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专题片,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督查情况,各市区进行了汇报交流,志鹏同志也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听了大家的交流发言,感到非常高兴。可以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项目大突破工作开局良好,有三个方面值得“点赞”:一是大家聚焦聚神聚力抓招商、抓项目,争先进位的激情和斗志有了新气象。和过去相比,明显感觉到招商引资的意识增强了,抓项目投资的氛围变浓了,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有了新气象。二是项目建设的成效初显,招引、落户、建设全面提速,充分说明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也充分说明泰州的干部是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大事的。过去到外地招商、到港台招商,跑了一路,人家都说,淮安、宿迁、盐城、南通等等都来过,就泰州来得不多,现在客商感受不一样了,明显感受到我们的态势好多了。三是新常态下抓项目确实很难,但泰州的干部,尤其是招商一线的同志、园区的干部,不怕苦不怕难的责任和担当意识进一步增强了。总的来说,全市上下在系统扎实地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一季度项目大突破工作首战告捷,初步形成了“聚力聚焦抓发展、全力以赴招项目、竞相跨越争一流”的浓厚氛围。
对项目大突破情况一季一点评,目的是把三大主题工作的各项部署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因此,项目的点评会,不仅应该成为一个汇报工作、交流沟通的会,也应是排找问题、督查推进的会,更应是凝聚共识、激发干劲的会。下面,我围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围绕抓好项目突破推进转型升级,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坚持“既讲成绩,更看差距”,客观分析“项目大突破”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项目大突破”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4月2日X政联席会上,我提出一季度项目点评会要点出问题、点出差距、点出积极性。刚才志鹏同志重点讲了项目大突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一直讲,成绩不说没有关系,因为不说它也在那儿,但问题不讲清讲透,就会出大问题,所以,我们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不要估计过高,对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不能视而不见。归纳一下一季度情况,我讲五句话:
一是重点指标增幅明显,有的还跃居全省前列,但从绝对值来看,总量还不大、突破还不够。一季度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88亿元,增长13.7%。工业增加值599亿元,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539亿元,增长23.5%,在苏中、苏南排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月份列全省第二,3月份降到全省第四,被连云港、淮安、盐城超越)。工业投资352亿元,增长41.6%,位居全省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亿元,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64亿元,增长16.5%。(因为部分一季度指标尚未公布,从1-2月份情况看,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工业一般纳税人开票销售增幅均居全省第六)。应该讲,在经济新常态下,这些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但是我们要看到,泰州经济的体量小,绝对值不大,我们的高增长,是建立在小体量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的一些指标虽然增幅居全省前列,但是占全省的份额还很低,总量与周边地区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们一点都不要满足。1-2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7.3%,比南通少7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占全省的3.7%,分别比南通、盐城少42、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省的5.1%,比南通、盐城、扬州、镇江分别少378、229、148、111亿元。我们要在全省有贡献、有份额、有地位,不仅要比增速,更要比质量、还要比总量,一个都不能少。罗志军书记去年在泰州调研时讲,省委为什么要提出苏中板块的概念?因为苏中地区努力一把就融入苏南,落后一点就变成苏北。省委高度关注苏中这个区域,希望能够率先发展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决不能小胜即满,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激发谋发展、抓发展的主观能动作用,坚持围绕目标干下去,积小成为大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实现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大家都注意到,我和志鹏同志到泰州工作后,没有提多少新目标、新口号、新要求,三大主题工作都是在原来市委整体布局下强化落实、强化推进的举措,没有一个是从战略定位层面来提的,都是从工作推进层面提出来的。我们要一张蓝图绘到底,扎扎实实干下去,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主题工作,把泰州发展的目标实现好。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二是项目的“量”和去年相比有了明显进步,但是项目的“质”的提升还有较大的差距。去年一季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5个,今年一季度按照大家今天汇报的数据是156个,达到了三倍。按照3月28日报送并经过核查,达到已经开工标准的是115个,有两倍多;即使按照严格标准,全面开工建设的是80个,还增长了45%。可以说,今年在项目的“量”上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但是项目“质”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总体上,新兴产业项目、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能够形成产业特色的项目、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围绕产业链做出优势的项目,还是偏少。刚才大家汇报的项目中,也不排除有一些凑数的项目。同时,这些项目如果从将来对泰州经济发展贡献的角度去分析、去评估,有的还有不小的差距。有的项目占了我们的资源,用了我们的环境容量,但是对产业的拉动,对经济的转型升级,对社会的回报程度,大家还是要算算账的。不是所有的项目只要落下来就是好事,要算一算占用多少资源?税收怎么样?等等。经济发展也有一个过程,有些项目也是周期性变化的,我们要客观分析,把前期评估工作做足做好。
三是重大项目、优质项目信息明显增多,有的也有积极进展,但从招引和落地情况看,招商引资突破还不够,签约项目开工建设还不快。一季度,全市掌握的在手项目信息592条,其中,28个机关部门共提供有效项目信息51条,提供4条以上的部门有商务局、台办、经信委和机关工委。这里要特别表扬机关工委,机关工委不是经济工作主管部门,取得这样成绩没有想到,这充分说明大家重视项目、关心项目是会有成效的。从项目质量上看,也有一些有利于推进产业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信息。但是在项目跟进、项目招引上有的还没有及时有效地盯上去,项目的签约进度并不快。一季度全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实际利用外资达5.6亿美元,增长172%,但是协议利用外资仅1.9亿美元,下降60%。分析下来,我们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基本上还是1、2月份的,3月份没有太大的进展,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有的得益于外资并购,协议利用外资出现了远少于实际利用外资的倒挂现象,合理的实际利用外资和协议利用外资比例应该是1:3的关系,否则后续将会出现跟不上的问题。另外,我们的项目推进,总体上还不快,项目开工建设实质性进展还不够多。虽然今天各市(区)汇报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合计156个,3月28日的汇总含开工仪式的是129个,含平整土地、建设围墙的115个,真正实质性开工的80个。当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