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651


2024年1月
在“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3年9月8日,根据记录整理)
从3号开始,我到卢集镇谷嘴村开展“三解三促”驻点调研活动,到今天已经是第6天了。之前两次,都是4晚5天,这次是5晚6天,是最长的一次。虽然只有6天,但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我听了很多,也想了很多。今天的会议,主要是想谈一些驻点调研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些想法,既是全市小康建设暨扶贫开发工作3000人大会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汇报会,也是全市扶贫开发、扶贫攻坚的再推进会,更是怎样做好“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的专题部署会。更多资料 +微信:
8月初,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重点片区市县负责同志座谈会和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第九次会议,特别是罗书记、李省长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专门召开了全市小康建设暨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对小康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这次会议,大家不要仅看到是形式上的空前绝后,更要看到任务的艰巨,看到市委、市政府推进这项工作的决心。
对于这次驻点调研,在选点上我做了很多的考虑,一般我想选在市区,因为工作上好兼顾。但为什么这次选择在泗阳,而且依然是成子湖片区?当时有两个题目,一个是对扶贫开发工作做一次调研,一门心思在一个村待上几天,做到“户户到”;一个是研究在新的城市空间布局下宿豫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第二个题目我准备9、10月份专门去,但不一定以驻点的形式。而调研扶贫开发工作需要“接地气”,所以下决心到了谷嘴村,扎扎实实走访了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的农户,除了少数外出不在家的,基本做到了对229户低收入家庭“户户到”,就是想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
刚来的时候,海红对我说,你第一年到中扬驻点,搞了一个全市城乡统筹试验区,第二年到耿车驻点,搞了一个耿车循环经济产业园。今年到泗阳来,也要帮我们整个大东西。我说,这次确实没大东西整,这次就整小东西,因为中心城市发展轴、成子湖周边集中连片开发等大政方针都已经定了,现在需要的是坚定不移去推进和落实。这次调研,就是想和低收入农户面对面、“一对一”地接触,真正在一个村做到“户户到”,从而了解贫困地区低收入农户的生活情况,了解全市小康建设暨扶贫开发推进会后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应该说,在谷嘴的6天时间里,我真真实实当了一次村民,走了一圈亲戚,解剖了一个村子。
这种调研方式,改变了过去看大户、富裕户、示范户,以看典型为主的思路,这次是只看扶贫户、困难户和低保户,哪家穷去哪家,哪家难进哪家。过去,我们看贫困户,既有慰问时被安排看的,也有下车时被带着看的,还有微调研时撞着看的。但这次把一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一户一户地看,在家的入户、不在家的通过门缝看一看,这个还是不一样的,既看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的鲜活经验,也感受到了扶贫开发任务的艰巨,更发现了基层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在基层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普遍存在的,绝对不是说哪个做的好,哪个做的差,也绝对不是泗阳一家这样。在谷嘴前几天,由于老想着贫困户脱贫攻坚的事,所以老是睡不好。但昨晚却睡的很香,主要还是因为我觉得接了地气,了解到了情况,心理有了底气,反而踏实了。总的来说,这次看了之后,感受颇深,启示良多。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一是贫困群众的生活真的十分艰辛。驻点调研这几天,包括生活在湖上的贫困户在内,我都去看了。看了之后,对低收入家庭的艰辛生活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大体上有这么几个“没想到”:没想到媳妇跑掉这么多,4号那天走访了70户,媳妇跑掉的就有8户。跑了不少,为什么跑?原因五花八门,但关键还是穷,穷的没指望;没想到贫困家庭空账的这么多,盖房子、上学、治病、维持运转等都在空账;没想到很多贫困家庭只有偏屋、没有堂屋,朝南的位置留着一堵墙,留下点希望,将来还要盖;没想到子女不赡养老人的特别多,过去讲“养儿防老”,现在是“养儿不防老”。开始听听以为生活难,再听听说是儿子儿媳出去打工赚不到钱。其实,这些子女往往是不告诉家里赚多少钱,即使是赚了钱也不往家里交。理论上讲,一个三口之家,有一个人打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就能在4000元以上。但实际上,却不能这么算。因为,往往儿子解决了,老人没解决。有一个家庭,儿子媳妇出去打工15年没回家,有了孙子给家里寄张照片,不通电话,也不写信,更谈不上赡养;没想到生病遇灾的也很多;没想到楼房里也有贫困户。如我的结对帮扶户,我问贫困怎么也住楼房啊?因为男的很老实,身体又不好,娶了个哑巴老婆,老婆家里条件还可以,既然他愿意娶自己的女儿,就支持盖了个简单的楼房,没什么家具,贫困也没有改变。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五多一有”,媳妇跑掉的多、农民空账的多、堂屋没盖的多、子女打工不赡养老人的多、生病遇灾的多、楼房里也有贫困户。过去和荣锦交流过,他说实际上贫困家庭没有统计的这么多。现在看来,也不要过于乐观。
二是群众对X和政府的工作真的十分理解和支持。在驻点调研的第一天晚上,我出去散步,因为没有带乡里和村里干部,一些群众就围着我讲了不少心里话。虽然,群众对一些工作还不是很理解,但对我真的很友好,包括到老百姓家里去,说到X的政策,说到县里、乡里、村里的工作,还是很满意、很支持的。比如说村医务室,老百姓反映普遍很好,看病比过去便宜了、方便了,医务室的服务更好了,等等。医务室的医生虽然收入比过去少了一半,但是精神状态很好,不像有的人讲的,收入少了就去开黑诊所了。我也问一些老年人有没有拿到养老保险,低保怎么样,大家反映都很好。还有集中供养、分散供养这块,做得都还是比较到位的。老百姓对我们很理解,让我有些不好意思。只要进群众家里,他们就拉着我的手说感谢共产X、谢谢书记,其实我就是听听情况,什么都没给群众,但群众对我们就是这样一种心情。所以,我说,老百姓对X和政府真的十分理解、很支持,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三是贫困户脱贫的难度真的十分大。谷嘴村229户低收入家庭,占村总户数的49.6%,就是一半都是贫困户、比较多;村里集体经济仅4万余元,唯一来源就是80多亩塘口的租金,其他什么都没有。对于贫困户的脱贫,泗阳做了一个扶贫菜单,看看很美,养羊,种蒲公英、桃树,搞林下养殖,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我看,要把这些扶贫菜单变成“菜”并不容易。因为真正的贫困户没有什么好办法,也没有什么信心,不太容易把这些菜单用好。举一个例子,一个贫困户贷款了1万元,自己贴了1000块,养了16只羊,死掉2只,还剩下14只,养的全是母羊,即使是普通肉食的话,年底卖掉起码能赚2万元,如果准备繁殖小羊,那就能赚更多了,我看到这户就看到了希望。但有的家庭你给他讲扶贫菜单,他就说没养过,也没信心。同时,结对帮扶要结出“效”也不容易。过去我们有一些传统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到底怎么样去帮,特别是扶贫开发在脱贫上怎么帮出成效来,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从今天大家汇报的情况来看,都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大家对结对帮扶的认识、定位、工作、标准还要有升级版,不能满足于送点食物等简单的“救济式”、“慰问式”帮扶,关键是要帮出成效。成效的标准是脱贫,不是救济。
四是农村基层工作真的十分辛苦。这次在卢集驻点,我信守了以前讲的三件事:一是和乡镇X委书记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