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831


2024年1月
在全区X建工作会上的讲话
(2017年)
一、关于X建工作回顾
记得去年的X建工作会上,我讲的主题是,“正视本领恐慌,提高工作手艺”。这其中,讲了三个关键词:判断力、关注力、执行力。“判断力”代表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正如“在做一件事的开端识别时机,是一种极其难得的智慧”,如果对形势没有清醒的研判,就容易犯方向性错误。“关注力”代表价值取向,领导干部事多、事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能够抓住重点,若是“心中无数”就会成为“墙头草”,风吹几面倒。“执行力”代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举措,“一分部署、九分执行”,工作落实得如何,进度怎么样?关键就看执行力。
这是去年讲的主题,既是提醒,也是期待。冬去春来,效果如何?刚才三位同志的发言已经给出了清晰“答案”。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六件事印象尤为深刻。
一是“三级换届”圆满完成。“事非经过不知难”,“圆满”二字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来之不易。过去一到换届,有的干部就“坐不住”了,上蹿下跳千方百计接“天线”,想把自己的“位置”挪到更好的地方、更高的职位,工作“停摆不前”。去年我们从一开始就弱化换届的概念,本着“大稳定、小调整”原则,从推动事业发展的角度选人用人,整个换届过程风清气正、风平浪静,做到了“零舆情”“零上访”,对此市委组织部给予高度评价。
二是“引才计划”硕果累累。现在一个事实摆在眼前,相对于全社会而言,我们体制内的人才素质总体是在“下降”,长此以往会出“大问题”。一些优秀民营企业一旦拿出优厚的待遇,就很容易吸引精英人才。相比之下,对体制内人才的引进聚集,则是一门更高的学问。记得2013年,我们提出“三年千人引才计划”,就有人质疑“唯学历”论,还举例说明有的人学历不高,但能力水平也很强。对此,我们不否认,但从大样本来判断,“多读书”毕竟比“少读书”好。之前我们提出了“区位+环境+人才=核心竞争力”这个逻辑,这几年已经成功引进了1000多名博士、硕士或副高职称以上人才。前不久,我去区人民医院调研,看到一大批博士、硕士逐渐挑起大梁,感到十分欣慰。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引才力度,至于最终的效果,我希望大家不要急着下结论,若干年后再来评判。
三是“营销璧山”亮点纷呈。一个地区的价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无形资产。去年,中央权威主流媒体42次正面报道璧山,《焦点访谈》聚焦璧山户籍制度改革,《新闻联播》“单条”播报璧山“创新融资方式,助力实体经济”,等等。从《难得想起他》《为什么》《你是我的手杖》登上央视引发社会广泛共鸣,到《清水河》唤醒人们对“环保人”的尊敬,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原创歌曲,让“音乐与城市推广”成为营销城市、提高传播力的璧山表达。
四是“文旅融合”纵深推进。文化是璧山的优势积淀,更是精神持守。从交响乐、话剧、演唱会走进文化艺术中心舞台,免费供普通群众欣赏,到仿古建筑勾勒出古城雏形,沉睡千年的文化正被我们唤醒。从美国六旗乐园的落户,到御湖旅游度假区的推进;从“千年重庆”的动工,到茅莱山植物园、登云山民国风情街的布局,一个个文旅融合的“支点”项目,在璧山次第花开。有美景可看,有故事可说,有项目可玩,璧山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正刷新着人们的心灵图景。
五是“舆情管控”成效显著。在“自媒体”时代,一个不起眼的“小事”经过网络“发酵”,就可能引发舆情失控,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故”,足以抵消我们辛苦挣来的地区荣誉。为此,宣传部门拿出了很多管用招数,在公安机关有力配合下,第一时间研判处置、落地查人,通过主动上门解释迅速消除影响。这些经验做法得到国信办肯定推广,璧山网络管控经验两次登上全国宣传干部学院讲台,舆情得分居全市第一位,可以说舆情管控工作在全市,乃至全国赢得了“话语权”。
六是“统一战线”优势尽显。众所周知,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一战线是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统战部门积极作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招商引资、民主X派建设等抓了很多工作。台企X建入选全国2016年度非公企业X建样本推广宣传,引进香港企业建设的南门唐城项目逐渐释放商业和旅游价值,等等,都是统战作用充分发挥,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具体体现。
二、推动X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看清新方位,才能走好脚下路。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