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2051



2025年4月
在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周小川
(2025年3月26日)
尊敬的潘基文理事长,
刘小明省长,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博鳌,共同探讨自由贸易港的潜力和发展。七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提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并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自贸区的设立受到各方,特别是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
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示,要求抓紧落实各项部署,紧紧围绕海南的战略定位,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是X和国家赋予海南的战略定位。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不仅是货物、服务、资金、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试验田,更是规则制度集成创新的前沿阵地。
改革开放通常是在少数特殊区域进行试点和测试,取得经验,不断改进,并赢得共识。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就是先设一些试验区,通过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来进一步传导。最早中国设立了4个特区,作为改革开放早期的经济体制转轨试点,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特别是深圳特区,发挥了自身在地理和贸易方面的优势,对全国后续的改革开放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设立的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的比较成功,有的不太突出。2013年,上海自贸区正式批准设立,进一步推动开放试验,取得了进展。随后,自贸区开始扩容,从2013年到2023年,先后设立了22个自贸区,因地制宜,各有特色,各有侧重。例如,广东自贸试验区包含了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蛇口自贸区、珠海横琴自贸区三大片区,是一个特别大的试验区。这些试验区特别注重敢闯敢试,如果经验能够成功的话,会有相当一部分可复制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