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黄冈日报/2024 年/1 月/7 日/第 003 版专刊
做实投资发展平台 做强特色主导产业
中共罗田县委书记 郝爱芳
罗田是生态功能区,聚集了大别山最美自然风景和优质农特产品。市委市政府赋予罗田“ 建立联农带农投资经营平台” 等 7 项试点示范任务,罗田坚持“ 干在实处、强县有我”,着力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和强县工程,以平台公司改革创新赋能产业振兴,取得了初步的探索性成果。
坚持特色发展,实施强县工程,做强特色农业。罗田的优势在山水资源,潜力在农业农村,把绿水青山更好更快地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乡村振兴、四化同步发展,是首要任务和重大课题。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武汉都市圈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大别山农特产品集散地、华中康养旅游目的地、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地,按照“ 强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和“ 特色立农、质量强农、数商兴农、品牌富农” 思路,重点在农业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上下功夫,加快将锦秀羊、燕儿谷培育成黄冈特色农业加工型和平台型品牌,打造黄冈版“ 良品铺子” 和大别山农特产品“ 出海口”。创新“ 国企+民企” 混改办法,以公司化方式组建全国首家牛羊技术研究院,以旅游思维、景区标准打造农旅融合现代示范园,在县乡平台、企业、群众、科研机构之间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坚持产业思维, 促进联农带农, 补齐设施短板。 政府平台加大市场化投入力度, 重塑 “ 罗田· 一见如故乡” 全域乡村游品牌。建设鸠兹古邑文旅街区,挖掘地域特色饮食文化、养生文化、农耕文化、戏曲文化等资源,推出地标优品小吃一条街、油面一条街、药膳吊锅一条街等有“ 乡土味、家乡味、烟火味” 的新产品、新场景,努力提升优质农特产品产业链、价值链。以六大示范片区为重点,以天堂湖等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核心,建设环库水岸花海景点、驿站节点和特色民宿,串点连线打造“ 药旅融合” 5A 级景区。加快农特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化,推出“ 田选好物” 伴手礼和“ 罗田有礼” 文创产品。统筹北部景区两个副县级单位和九资河镇,成立景区联合X委和综合执法机构,强力推进“ 百日攻坚” 行动,努力把乡村美景变成群众致富“ 金饭碗”。投资 3.5 亿元,建成建筑面积 5.87 万平方米的农业智慧园;完善检测体系,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大别山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 成为全市最强的县级检验检测机构和市级公检中心派出机构; 集成数据体系,构建农产品销售、质量追溯、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事指导与农技推广服务、产权和碳汇交易等信息化业态圈;升级物流体系,建成冷链物流园,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提档升级,稳定供应链体系, 支持燕儿谷在全国布局 20 个 “ 谷哥甄选” 基地及 30 个单品供应链公司, 加快实现 “ 买全国卖全国”。
坚持政府有为,发挥平台作用,深化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改革。县委县政府全面加强X的建设,建立完善“ 4 个战区指挥部+23 个重点项目前线指挥部+11 个重点产业链专班+17 个重点工作专班” 的模拟军事作战机制,发挥县级平台的主力军作用和强村公司的生力军作用,在市场信心、招商引资、社会投资恢复还不足时,及时出手、及时补位,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有效。广源集团根据市场转型需要,聚焦发展堵点,成立了农投、园投、城投、旅投和能源、建筑、水务等
13 家一级子公司、16 家二级子公司,入股县担保公司和 4 家民营企业,“ 四大战区” 均有对应的平台公司进入服务。按照全市组建四类公司的部署安排,罗田统筹推进行政村调整工作,安排懂经营、善管理、有闯劲的村干部担任强村公司负责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组建劳务、供应链、资产运营、旅游服务等公司。截至去年 7 月份,全县新登记注册强村公司 443 家,正在加快提升强村公司运营能力,做实资本规模,做大经营业务,做活与市县平台公司、与企业和群众之间的
第 1 页 共 3 页
利益联结机制。
创新实施“ 四乡” 工程
吸引能人回乡 433 人,签约项目 472 个,协议投资额 309 亿元;吸引 3.5 万人返乡创业就业,创办经济实体 328 个,被评为全省返乡创业示范县。
这些令人振奋的消息,源于罗田创新实施的“ 四乡” 工程。
坚持高位推进。县委县政府将“ 四乡” 工程试点成效纳入全县履职尽责和攻坚克难督考体系,计入领导干部“ 一人一档、一月一记”。县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健全“ 组织部主抓、部门主责、乡镇主体” 的责任体系和“ 书记挂帅、部门推动、专家指导” 的工作机制。
夯实基础底盘。全面摸排人才信息,分行业分条块建立信息库。目前已建立回乡能人库 443人、专家教授库 326 人、企业家库 150 人、乡村工匠库 641 人,还建立了返乡农民工、罗田籍高校毕业生等数据库,更新信息 1 万余条;同步建立了工业、农业、文旅、电商等领域的投资项目库 500 余个。
探索制度创新。梳理制定完善“ 实施‘ 四乡’ 工程推进乡村振兴政策汇编”,从政策层面更大力度激励人才回归、资本回流。实施“ 政聘企用、政聘村用” 模式,拿出一部分事业编制,免除人才后顾之忧。
推动人才下乡。2023 年,罗田共举办在外人才回乡交流考察活动 12 场次,累计邀请罗田籍在外人才 300 余人次返乡献智。举办乡村振兴助农大直播活动,聚集全国各地“ 网红” 300 余名。争创省级人才创新服务中心,为回乡人才打造服务综合体。深化校地合作,县级成立特色农产品投资发展、供应链、文旅发展、农村资产运营等四大平台公司,村级成立强村公司 438 家。成立黄冈市首家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首家综合性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创建“ 罗田吊锅烹饪师”“ 鸠兹药农”“ 罗田月嫂” 等 3 个劳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