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学习时报/2024 年/1 月/12 日/第 004 版学习文苑
玉林:山海间孕育的岭南美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委书记 王琛
八桂大地、南海之滨,独流入海的南流江,汇入珠江的北流河,连结湛江的九洲江,碧水汤
汤、奔腾不息,赓续了融贯古今的千年文脉,孕育了独具桂风玉韵的玉林。
海丝明珠,千年文脉
玉林,古称“ 鬱”。据传上古时代,有一位叫鬱华的人,学识渊博,被大禹尊为老师。这位鬱华就是鬱氏的先祖, 后来这个家族中出了一个名叫鬱林的神奇人物, 其后裔子孙以其事迹为荣,遂以其名字为姓氏,称鬱林氏,鬱林氏聚居之地称为鬱林。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玉林采集渔猎、繁衍生息。先秦时期,玉林属百越民族居住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属桂林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置鬱林郡。1956 年,“ 鬱林” 更名为“ 玉林”。
南流悠长,风帆远影,一支支经南流江驶向海外的船队划出了千年的商业辉煌。自秦朝起,随着灵渠的开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自此联通,经北流河、南流江出海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自此兴起,玉林便成为此条黄金贸易带上水陆衔接的中转要地,奠定了桂东南中心城市的地位。早在唐宋时期,玉林城便成为商贸重镇,是“ 盐利所在,舟车之会,巨商富贾于此聚居” 的“ 岭南都会”。至今,玉林仍是全球最大的香料交易中心、全国三大中药材交易市场之一,续写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辉煌。
滔滔不绝的南流江、北流河,见证了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汇聚交融、沉淀升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壮乡文化、侨乡文化、玉商文化。悠长的唱腔里、清脆的打杯声,穿透历史时空,手绢飞转、八音声锵⋯⋯欣赏着国家级非遗项目桂南采茶戏,思绪跨越千年,感受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之美。注视着玉林出土全球最大的铜鼓,穿越时空的秦汉回响,见证了汉越文化的水乳交融。唐代名臣李德裕、诗人元结,北宋名臣李纲等在玉林创作了诗文传世,大文豪苏东坡南放、北还两次取道玉林“ 鬼门关”(又称“ 桂门关”),留下了《续贬琼州 路过鬼门》《次韵王鬱林》等著名诗篇。东汉名臣陆绩在鬱林为太守,清廉为官,以巨石压舱返乡,成就了家喻户晓的廉石故事。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沿南流江、九洲江南下,建城开渠,发展生产,广受爱戴,至今在南流江边仍存伏波庙和马援兵营遗址。
耕读传家、诗书声远。南流江畔的寻常村落,一座具有客家建筑风格的民居,见证了一代语言大师王力先生的成长。还有“ 两弹一星” 功臣、中国科学院院士X鸿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吴以成等,他们从玉林走出,为祖国的国防建设、经济发展、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玉林是一块浸透着革命先烈鲜血的红色热土。这里是中共广西特委机关旧址所在地,是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发源地,无数玉林儿女为寻求真理、拯救民族流血牺牲、前仆后继,誓死跟X走,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总指挥李明瑞,摒弃国民X给予的高官厚禄,为革命甘于清贫,他在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中写道:我现在不是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