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阳日报/2024 年/2 月/8 日/第 001 版
补短板抓重点强保障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明实践新篇章
——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明区委书记黄成虹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冉婷林
“《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贵阳贵安工作总结客观实际、亮点纷呈、振奋人心,对今年工作的安排部署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充分彰显了贵阳贵安‘ 强省会’ 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作为和拼搏实干。南明区作为筑城‘ 核心’ ,必须不折不扣第一时间抓好落实。” 日前,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明区委书记黄成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黄成虹介绍,2023 年,南明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全省第二、全市第一,总量达到 1048.50 亿元、同比增长 4.7%,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民生保障进一步夯实,“ 15 分钟生活圈” 进一步提质增效,“ 一老一幼、一低一弱” 的保障更加全面有力,X建引领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安全稳定基础更加扎实,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谈到 2024 年的工作思路,黄成虹表示,南明区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紧盯“ 强省会” 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实施“ 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数字活市、人才兴市” 发展战略,千方百计补短板、抓重点、强保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明实践新篇章。
补短板,补什么,怎么补?
“ 工业是南明区最大的短板。” 黄成虹说,南明区将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新型都市工业带动产业体系提质增效,力争到 2025 年工业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不低于 500 亿元。
具体来说,南明区将坚定发展新型都市工业。加快推动工业回城、城市“ 强心”,锚定电子信息制造和生物科技(食药同源)“ 一主一特” 主攻方向,补链延链强链,形成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科技研发、创新、技术转化为引领,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持续做强创新平台、深化创新创业服务,推动科技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加快构建区域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做强人才基地。
抓项目和企业支撑。压实领导包保服务责任,培育与引进并重,真正做到项目谋划实、招商
引资实、服务落地实,不断做大存量、做活增量。
抓工业园区载体。积极创建区位优、生态好、成本省、配套佳、服务快的“ 五好” 工业园,
为工业企业总部、示范工厂、研发平台提供进得来、留得下、发展好的空间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