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闽北日报/2024 年/3 月/7 日/第 002 版要闻
“ 争” 出新气象
“ 创” 出新天地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访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杨青建
新年伊始,市委吹响了“ 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 的号角,武夷山市如何立足自身优势,落实省委、市委深化拓展“ 三争” 行动的部署要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近日,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杨青建接受了采访。
问:“ 争” 出牢记嘱托的新担当,“ 争” 出绿色发展的好态势,“ 争” 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过去一年里,当地通过“ 三争” 行动的实施,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亮点和成效?
杨青建:2023 年,武夷山市深入实施省委“ 三争” 行动、落实市委“ 五增” 目标,结合实际研究制定“ 三争三比” 工作方案、考评办法,实行“ 三化五定” 闭环落实机制,考评结果季通报、年总评,与评先评优、干部选任相挂钩,激励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担当实干、奋发作为,有效提振了干部队伍精气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一是主题教育求实求效。深入开展“ 探源” 工程,深挖习近平总书记 10 次到武夷山考察调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培育打造 16 个现场教学基地,朱熹园、燕子窠生态茶园被列入省主题教育精品现场教学点。“ 三争三比”“ 四个一百”“ 推动‘ 三新’领域主题教育全面覆盖、见行见效” 等在省委主题教育办简报刊发,“ 溪言习语” 相关经验做法在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央媒和中宣部内刊刊发,得到省委领导批示肯定。二是生态保护提质提效。建成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项目 15 个, 完成投资近 36 亿元。 国家公园 1 号风景道建成星桐、南星、杜坝至桐源、黎源至星村等道路 110 公里。大气、水、土壤等指标居全省前列,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 93.9%,居南平第 1。2023 年环境保护责任制考评居南平第 1。《创新探索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的“ 武夷路径”》获评“ 中国改革 2023 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三是绿色发展实干实效。新培育“ 四上” 企业 32 家,武建集团进入 2A 级资质企业。乡村产业数字化(乡村新业态)排名全国第 1,2023 福建省乡村文旅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全省第 1。主景区接待游客比 2019 年增长 29%,获省县域文旅经济工作正向激励,在 2023 年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 11 位。第十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 3 天时间引流 26 万人次、交易额 84.36 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中华茶博苑项目启动实施,武夷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国家级检测中心开业运营。茶产业税收突破 2 亿元。四是民生改善有力有效。实行全城公交免费政策,“ 零工市场”、“ 4+N” 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体系覆盖全市,乡镇“ 幸福里” 养老社区加快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健康武夷——重塑全民健康新格局》入选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创新实践典型案例。高考本科上线率高于全省 11.6 个百分点。 武夷山籍运动员在杭州亚运会获皮划艇激流回旋男子单人皮艇金牌。城市品质提升得到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平安武夷建设扎实推进,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023 年度平安责任状考评居南平前列。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审。五是干部队伍争先争效。前三季度绩效考评居南平第 1。获批专项债项目数和资金额分别居南平第 1、第 3。成功举办“ 网络名人看武夷”、大武夷超级山径赛、马拉松赛、全国首届围炉煮茶节等重大活动。获评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终期评估居全国前 20、全省第 1。星村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武夷山景区入选“ 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景区派出所获评全国“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红色评理站” 矛盾化解工作法入选福建省新时代“ 枫桥式工作法”。涌现出全国“ 最美公务员” 余崇斌等一批先进个人。
第 1 页 共 2 页
问:新的一年实施“ 三争” 行动、落实“ 五增” 目标,关键要在深化拓展、细化实化上下功夫。对照省委、市委出台的工作方案,有什么样的新思路、新举措?
杨青建:武夷山市以深化拓展“ 三争” 行动、细化实化“ 五增” 目标为抓手,聚焦省委“ 五高”要求,深入开展“ 三争五创” 行动,引领全市上下积极投身“ 三争” 行动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一是着力生态创美。聚焦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持续在“ 护绿、扩绿、转绿” 上下功夫,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林长“ 巡山交树制” 和河湖长“ 巡河交水制”,抓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农业面源污染、违规开垦茶山整治、松材线虫病防治等重点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茶叶),崇阳溪争创国家级美丽河湖。高质量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加快推进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绿化试点示范、“ 一带三沿” 规模化绿化花化彩化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动国家公园 1 号风景道正式运营。二是着力产业创优。找准三次产业的着力点、支撑点、增长点、创新点,实行专班跟进、清单管理。建立健全“ 链长+链主+专班” 机制,坚持规划引领、龙头带动、梯次培育、聚焦发力、久久为功,下大气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强资源、政策、力量集聚,推动茶、水等主导产业延链补链扩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实施一批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推动数字生产力、智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迅速壮大。全力推进省级工业园区创建,加快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步伐。三是着力改革创新。坚持先立后破,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扎实推进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全国创新型县(市)等中央和省上赋予武夷山的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聚焦习近平总书记“ 四个方面” 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生态、农业、文化、X建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 一县一试点”“ 一部门一特色” 专项改革,谋划推出一批切口小、可复制、群众可感可及的首创性改革探索实践,争取更多改革典型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四是着力民生创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市里每年至少办 1 件大事, 乡镇 (街道) 每年至少办 1 件好事, 村 (社区)每年至少办 1 件实事,年初列清单、年底对账单。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市立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深化乡镇“ 幸福里” 养老社区试点,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五是着力平安创稳。深化拓展“ 一库三单”信息化管理机制,推动“ 一中心一平台一队伍一载体” 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扎实做好意识形态、生态环保、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网络安全等重点工作,坚决扛起保一方平安的ZZ责任,以武夷山一域之稳服务全省、全市大局之安。
问:新春开假第一天,南平市委继召开“ 三争” 行动总结部署会后,接着召开了企业家大会暨重大项目推进会。 当地如何落实会议精神, 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 项目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
杨青建:武夷山市坚决贯彻市委工作部署,召开“ 三争” 行动总结部署暨大抓产业、大抓企业、大抓项目推进会,坚持把绿色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全力支持和鼓励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向高处攀、和强者比、与能者赛中争先争优争效。一是强化招商引资。成立“ 一把手” 招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招商方向、拓宽招商渠道、优化招商机制、建好招商平台,坚持“ 每月一会” 专题研究、“ 每季一场” 外出招商、“ 每链一班” 专责推进,实施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 一把手” 招商,用好基金招商、标准厂房招商、乡贤招商等。二是实化项目建设。深入开展“ 三大攻坚行动”,加快 42 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专项债、国债项目落地,形成更多投资量和实物量。强化“ 一把手” 抓谋划,邀请专业团队帮助谋,研究吃透国家政策导向,紧盯高质量发展、民族复兴策划生成大项目,争取更多的好项目入规入库。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一流细化实化“ 五个一” 营商环境建设,常态化开展企业家“ 下午茶、晚餐会”,评选“ 十佳” 局长、“ 十佳”股室,全要素保障、全链条破难、全周期服务,让政策找企业,让服务更精准。每月开展一次企业家讲坛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企业家外出学习考察,每半年选派一批优秀企业家到清华、北大等学习进修,每年召开一次政银企对接会、座谈会、表彰会,让企业家在武夷山拥有更多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第 2 页 共 2 页